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中,约15%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后者是外科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即便如今医疗技术已相当发达,其死亡率仍超过20%,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难题。
本期《医师报》胰腺炎专栏特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耿小平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孙昀教授分享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现状、重要进展以及临床经验与思考。
耿小平 外科医生依然大有可为
“一些患者经历千辛万苦的诊疗也没能逃过鬼门关,这也意味着SAP仍有许多发生、发展过程至今未被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对于耿小平教授而言,从医40年,也是SAP诊疗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40年。“世界范围内,胰腺炎是拥有诊疗指南最多的疾病,并且消化病学、内镜学、外科学等多个学科共同研究,这也说明了其复杂性。”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40年曲折路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SAP被普遍认为是外科急腹症,须行急诊手术,但10余年实践表明,手术死亡率高,效果不佳;随着认识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SAP早期为无菌性炎症,中期发生坏死后才引起细菌感染,后期可能发生并发症及器官功能衰竭,过早手术并无益处;SAP两个死亡高峰也被揭示,在早期器官功能支持下,第一死亡高峰死亡率显著下降,而第二死亡高峰主要由继发感染和出血所致,至今仍无明显有效应对手段。
“亲历SAP 40年坎坷诊疗之路,有些治疗经历让人懊恼、后悔甚至内疚,医师或许做出了当时认为正确,但现在看来是错误的医疗决定。”耿小平教授说:“探索之路上,感谢患者给外科医生以信任和治疗机会。”走过很多弯路之后,外科医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治疗更为理性化,形成了如今以微创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40年来,耿小平教授团队也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不少SAP诊疗经验。全身炎症反应期时,局部渗出、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很快会出现休克表现,需要尽早给予器官功能支持,而这恰是外科医生短板。
外科医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重症医学帮助下,外科医生逐渐掌握了液体复苏时机、液体选择等,以充足尿量为指标保证患者有足够的循环血量,从而复苏成功。“人工肺”“人工肾”“人工肝”等在器官功能替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液体复苏一起,使得SAP第一死亡高峰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而第二死亡高峰,目前共识倾向于微创治疗方法,即内镜、腔镜和腹腔穿刺引流的应用,但仍有小部分SAP患者需传统外科治疗。“外科医生要随着SAP诊疗进展改变自己,实现精准外科,小切口定向完整清除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有学者将其称之为‘盗墓式外科手术’。”耿小平教授指出,消化道内镜引流、腹腔镜引流、外科定点清除引流这三种方法,在未来数年内都应互补共存,共同发挥作用。
胰腺炎外科治疗40年曲折路程,可以称之为外科的“奥德赛之旅”,足见其诊疗之复杂,如今拥有多种治疗“武器”,外科医生更要细心操作,精准治疗。在阶梯治疗方案的实施中,外科医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时刻做好拯救危重患者的准备。
期待更多青年外科医生进入胰腺炎诊疗领域
“外科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更应考虑患者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多种因素,灵活制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耿小平教授强调,在SAP以微创治疗为主导的大背景下,外科医生依然大有可为。
“我们在向前走的时候,回过神转身看,后来者越来越少。”耿小平教授感慨,在治疗病程长、病人期望值过高、死亡率高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选择这一领域的医生越来越少。我们要鼓励更多青年外科医生去从事SAP临床研究,创新发展。
“在未来,外科医生们将致力于降低SAP死亡率,进一步助力健康中国目标实现。”
孙昀 重症医学科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七八年前,一位年轻的患者因为腹痛入院治疗,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幸继发腹膜后感染,且发生了反复大出血、肠瘘等并发症,病情十分凶险,几度发生休克。几次大出血都发生在夜间,孙昀教授每次接到电话后都十万火急赶往医院,患者先后进行了两次介入止血和一次开腹手术止血。身为警察,患者身体素质极佳,但在住院治疗三四月后,患者变得十分消瘦,这让孙昀教授心中很不是滋味。
患者太太因为担心患者病情一直守在ICU门口,夜间甚至直接在门口打地铺休息。患者病情凶险时,家属、同事甚至科室医生都为其献了血。所幸在孙昀教授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所有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也重回警察岗位,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先保住命才能谈后续治疗
“这位SAP患者无疑是幸运的,鬼门关走了几遭终获‘重生’,但也有很多SAP患者的结局不尽如人意。”孙昀教授说,据流行病学统计,二三十年前,SAP死亡率可达50%以上。对于一种良性疾病而非晚期恶性肿瘤,如此高的死亡率显然让人无法接受。随着对SAP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以及重症医学的发展,如今,SAP整体死亡率降低到20%~30%,部分发展较好的中心,SAP死亡率已降至10%甚至5%以下。
孙昀教授介绍,SAP死亡有两个高峰期。在早期全身炎症反应伴低血容量休克、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阶段,重症医学十分重要——先保住命才能谈后续治疗。监测是重症医学第一大法宝,在容量反应、器官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方面面监测基础上,实施液体复苏,维持生命基本功能。
在此阶段之后,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等才有用武之地。若继发严重感染,甚至出现脓毒症休克再次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医学则要“重出江湖”,再次扮演“救世主”角色。
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通力合作
为充分发挥专科积极作用,将优势资源下沉,实现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安徽省内SAP诊疗水平,降低病死率,今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一科牵头筹建了“安徽省重症急性胰腺炎与腹腔感染诊治联盟”。
作为联盟理事长,孙昀教授表示,从1年多前设想到筹划成功,共有8家副理事长单位参与进来,还含纳了23家全省各地级市医院作为常务理事单位,以及许多基层医院,最终形成了92家医院、106个科室参与的巨大规模。
孙昀教授指出,成立联盟就是要提高SAP诊疗同质化水平,规范诊疗,理顺诊疗流程,降低疾病向省外的转诊率,方便百姓就诊,以实际行动响应“大病不出省”的战略号召。
为了实现联盟提出的目标,孙昀教授认为,紧锣密鼓开展SAP诊疗培训是第一要务。在疫情影响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分阶段、分地区开展专项培训。同时,给基层医院医师提供进修学习机会。
“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离不开科研,基层医院开展基础研究较为困难,但临床研究大有可为。未来,我们将依托联盟在省内开展多中心SAP临床研究。”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巅峰对话② | 医院、学科带头人齐聚 共话高质量发展之路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尹晗 张玉辉 贾薇薇 刘则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是其中的重要...
2023-03-25 -
锦城“盛开”|第八届医学家年会: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品牌管理会议①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尹晗 王丽娜 贾薇薇 张玉辉 宋箐)告别了疫情的寒冬,相聚在春天的锦城;一年一度,如约而至!3月24日,第八届医学家年会(2023)在成都盛大开幕。本次年会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成都市医师协会共同...
2023-03-25 -
顶峰论道 共缔卓越 | 第四届罗氏肺癌创新论坛执点睛之笔,续写传奇!
2023年3月18日,第四届罗氏肺癌创新论坛于上海成功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近70位领域内顶尖专家与近400位医生和学者共聚一堂,聚焦多元化、多领域、多学科的肺癌诊疗现况及发展方向,以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为全球医疗人士构筑了一场理论与应用交互,思维与实践齐行的...
2023-03-20 -
中国首款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获批进入临床阶段
3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栏更新数据,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立康”)旗下的个性化肿瘤新生抗原疫苗产品——LK101注射液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适应症是晚期实体瘤。据了解,这是中国首个获得国家药品监...
2023-03-17 -
ACC2023速递 | 解决冠脉慢血流世界难题,麝香通心滴丸提供新策略
3月4~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心血管医生,汇聚于美国新奥尔良,共赴2023年的第一场心血管学术盛会: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 2023)。这里有最前沿的学术资讯、有最先进的医学创新。最令人期待的是,每年全球最有分量的新研究在此发布,成为年会的亮点。 七年磨一...
2023-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