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亲书
父母大人敬启:
女儿领命离川援沪已一周有余,一切顺遂,切勿念怀。
疫事一起,浦东一带,皆为病土。医家传承,女儿自当请缨赴战,不负白衣韶华。受形秉气,于疫戎行,秉匡扶万民之志,定承我等拳拳之心,不负父母期许,不负医院信耐,不负万民安康。
初入浦东,目之所及,皆是寂静。然,吾等二百零四名驰援者皆身着白甲,赴火而行,义无反顾。守一隅阵地,安一方之净土。尽我等所学,报家国之所托。战疫颇烈,亦不敢丝毫松懈;我等展川医之正气,昼夜轮替,精检细筛,测无遗漏。每每回顾,百姓康复,于疫有功,颇感自豪。
每报平安,忆及吾弟,垂髫之年已有守家护国之志向,而今已戎装执甲,守卫国土安定。作为长姐,虽不及幼弟鸿鹄之志,却也不惧疫事艰难,必当秉医者仁心,竭尽所力;亦当自顾,无需挂肠。时有,人人皆羡父母子女双全,才能卓越。然,儿女不能时时跪安膝下,排忧解难,尤为自责。惟愿父母身体安康,万事顺遂!
书短意长,不尽欲言,伏惟珍重!
女儿慧莲敬叩
这封家书是华西二院眉山妇女儿童医院医学检验科参加此次眉山市援沪核酸检测队队员陈慧莲援沪第七天写下的。
她提到,当日结束工作后,正当吃着大家为他们精心准备的饭菜,便十分想念母亲做的回锅肉、糖醋排骨、酸菜鱼...于时,大家各自叙述着家乡的美食,越来越馋,她便忍不住有点想家了,想念在家的父母和昔日并肩作战的同事。
餐后,思念至极,她立马和家人进行视频通话,但是话到嘴边却难以启齿,压得心里阵阵难受,于是提起笔写下这封家书。写完后,虽并未将信寄出,心里却莫名轻松了许多。
滕聪,是该院参加本次眉山市援沪核酸检测队的另一名队员。陈慧莲讲到,每天进舱前,他们俩就跟商量过一样,相互询问对方准备工作是否做好,相互检查彼此的防护措施是否做到位,相互加油鼓气。
进舱后,他们全神贯注地做着手里的工作,丝毫不敢停歇,因为他们都知道任重而道远,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就在眼前。陈慧莲讲到,全神贯注工作时,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身后的标本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座小山,回头看到的瞬间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元气满满,突如其来的成就感迎面而来,让他们再一次忘记了一天的疲惫感。
而她的战友滕聪,似乎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克制自己想家的情绪,图片中,他默默搬运物资,顶着炎炎烈日来回穿梭在这群“大力士”之间,积极为战友们分发物资,主动战友们的生活物资需求。并得到大家认可临时担任眉山市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的生活管理员。
往往一天高强度的工作下来后,这位“大力士”也顾不上睡姿,倒在沙发上就这样睡着了,梦里一定有妈妈做的饭菜吧。
收起思念,他们将继续奋战在沪,有八方支援的上海,定会交给祖国一份满意的答卷。
-
汗水浸透脊背,15个小时完成46台介入手术,这就是“铅衣人”的一天
“虽然很累,但是只要病人好了,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是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余朝萍主任与团队完成当天第46台介入手术后在微信朋友圈里有感而发。深夜十点半,全身被汗水浸透的背影和成功疏通血管的造影图片,短短几分钟,就引发了数百同事及患者的...
2023-02-22 -
微光汇聚,星河万顷,战“疫”之声同频共振
最是风雨见人心,危难时刻显担当。“8·25”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华西金堂医院勇担社会责任,组织全院力量,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金一人”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以星火之力,让疫情防控工作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2-09-27 -
男子突发心脏骤停——郫医再次“上演”教科书般的急救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在郫都区中医医院“上演”。一名中年男性在家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在家属、急诊科、心血管病科、重症医学科的高效配合、奋力抢救下,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院前抢救 10分钟“起死回生” 9月14日凌晨3:32分点,郫都区中...
2022-09-26 -
就地上岗!——这个“临时小医院”里,有爱、有温暖,更有使命与担当
“你去找黎医生看一下嘛,就在小区里面,方便得很……” “对头,对头,那天我女儿拉肚子,医生帮我们开了点药,吃了就好多了……” “ 是啊,我们现在出不了小区,有这个‘临时小医院’真的不错……” 是怎样一个“临时小医院”,让小区内的居民们,发出如此感慨...
2022-09-06 -
捍卫生命无言 患者感恩有声——巴中市中医院急诊科里的花式“告白”
“急诊医护德才娇,昼夜不停重担挑。富贵贫穷春意放,摘除病灶有高招。”8月12日上午,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出院患者程一强老师激动的将自己手写的感谢信送到巴中市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中。在信中,程老师用一首七绝表达了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
2022-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