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红色色部分为欧阳毅日记)
3月30日上午,正是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最忙碌的时候,护士正在给患者抽血、收标本,分类后开始分离、化验,PCR实验室的人员还在加紧时间给大家检测核酸......整个实验室只有机器的嗡嗡声,大家各司其职,安静而认真地做着手中的工作,只为患者能早一点拿到检验结果。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喂,您好”“对,我是欧阳毅”......“收到,没问题,我去!”
挂掉电话后,欧阳毅便陷入了沉思。明天就要去援吉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知道自己应该去,才能配得上这身白衣!但想到昨天还在与妻子计划庆祝结婚一周年,想着在家等候的父母,心中亦有千般不舍。“哎,你发啥子愣?”,同事的提醒拉回了欧阳毅的思绪,他继续着手中的工作,思考着如何向家人开口。
下午,医院为欧阳毅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仪式,党总支书记、院长尹仲秋反复叮嘱到: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平安归来。欧阳毅说,那一刻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心中暗暗发誓“必不辱使命”。
回家后,父母得知欧阳毅即将援吉,虽然很担忧,但仍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没有抱怨过一句话,红着眼睛在一旁收拾衣物,唠唠叨叨嘱咐安全、保重身体、记得吃饭,让他放心家里的一切,而包不住的眼泪也只能默默在黑夜中放肆。但,欧阳毅都知道。
3月31日早上六点,在妻子的陪同下,欧阳毅赶到金堂县卫健局与县内其他支援队员汇合,而后告别妻子,与队友一起赶往成都双流机场。在候机厅里,他看到了来自全省的支援队员,大家在各队长有条不紊的组织下,分发物资,行动整齐划一。
他在日记中写道:当看到“四川省核酸检测支援队”的旗帜在飘扬时,我感受到了来自全省人民团结的力量,感受到此次援吉的责任重大。但面对压力,我不会害怕,更不会退缩。我将尽自己做大努力,圆满完成任务。
到达吉林市后,他们首先进行了一场视频培训,并领取相关医疗物资,同时对居住房间及其物品进行切底的消杀,保证生活环境的无污染。
日记中,欧阳毅这样描述到:我们工作的地方是一辆方舱车,因方舱车特殊性,我们首先进行了分组,每组6人,24小时循环进行核酸检测。每组6名成员,又分为检测岗与标本前处理岗,大家分工明确,专岗专位,以确保检测工作稳定高效运行。因不同医院检测设备与试剂的差异性,来自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师们首先组织进行了操作培训,现场大家认真记录并纷纷提出有疑问的地方,力求能更快了解掌握。
欧阳毅此次承担的是提取间的任务。虽然有着熟练的核酸检测操作经验,但他仍告诉自己,不能因此而放松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与队友交流沟通,认真完成任务。最开始的时候,因条件所限,加样均需要人工操作,大家没有怨言,相互沟通交流、改进不足,相互加油鼓劲。因反复机械性的动作,致全身肌肉酸痛,汗水浸湿了衣裳,但望着一架架标本的顺利检出,大家内心是开心的、是振奋的。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任重而道远,脚下就是战线,我们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大家会凝聚力量与决心,持续奋斗,积极战“疫”。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熟悉了流程,每日提前半小时到达监测点,清点方舱车上所需物资,整理并搬上车内。配合也更加默契,采用双人配合(即一人开盖一人加)的模式进行加样,进一步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与速度。
关于在吉林的生活,欧阳毅在日记中是这样描述的。不同于四川的湿,吉林天气干燥,极易起静电,但组织上贴心的为我们发放了护手霜,并不断询问我们还需要什么物资。如果每日回到酒店太晚或者错过了饭点,组织也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面包、泡面、火腿肠等食品,同时还准备了微波炉供大家加热盒饭。这种贴心与温馨,让我们浑身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4月13日,是同队叶老师的生日,特殊时期,大家集思广益,为叶老师策划了一场特殊的生日。欧阳毅说:大家虽然疲惫,但这一温馨的氛围在每个人的心里蔓延开来,我感受到来自团队的凝聚力与团结一致,疫情虽无情,但我们终将战胜。
经过大家的努力与奋斗,吉林疫情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时间说快不快,转眼间却已过2旬。4月20日,支援任务圆满完成,他们要回来了。
4月20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要回家了。吉林市政府特别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听着现场大家喊出的一声声感谢,看见现场舞动的五星红旗,我忍不住了,是感动更是感激。感谢来自四川各级领导以及医院领导的信任,将援吉重任交予我;感谢吉林各级领导及全体人民,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支持。在这些日子里,我深深的感受到温暖与人情,感受到吉川人民深厚的友谊,我想,这就是中国力量。我坚信,乌云终将散去,阳光终将挥洒,我们,终将胜利。
最后,我也想对我的妻子说:感谢你,我的月。来时,我义无反顾;归时,却心有戚戚焉。援吉的每一天,无论多晚,你必等我回基地后发视频、报平安,总是不厌其烦的嘱咐我、鼓励我,怕我工作辛苦,每天与我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余生有你真好——我的爱人,我最坚强的后盾。
目前,援吉人员已经全部返蓉,集中隔离,我们只等相聚。
(素材提供: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欧阳毅/撰稿:李敏)
-
汗水浸透脊背,15个小时完成46台介入手术,这就是“铅衣人”的一天
“虽然很累,但是只要病人好了,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这是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余朝萍主任与团队完成当天第46台介入手术后在微信朋友圈里有感而发。深夜十点半,全身被汗水浸透的背影和成功疏通血管的造影图片,短短几分钟,就引发了数百同事及患者的...
2023-02-22 -
微光汇聚,星河万顷,战“疫”之声同频共振
最是风雨见人心,危难时刻显担当。“8·25”本土疫情发生以来,华西金堂医院勇担社会责任,组织全院力量,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金一人”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以星火之力,让疫情防控工作有“速度”、有“力度”、更有“温度”。...
2022-09-27 -
男子突发心脏骤停——郫医再次“上演”教科书般的急救
近日,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在郫都区中医医院“上演”。一名中年男性在家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在家属、急诊科、心血管病科、重症医学科的高效配合、奋力抢救下,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 院前抢救 10分钟“起死回生” 9月14日凌晨3:32分点,郫都区中...
2022-09-26 -
就地上岗!——这个“临时小医院”里,有爱、有温暖,更有使命与担当
“你去找黎医生看一下嘛,就在小区里面,方便得很……” “对头,对头,那天我女儿拉肚子,医生帮我们开了点药,吃了就好多了……” “ 是啊,我们现在出不了小区,有这个‘临时小医院’真的不错……” 是怎样一个“临时小医院”,让小区内的居民们,发出如此感慨...
2022-09-06 -
捍卫生命无言 患者感恩有声——巴中市中医院急诊科里的花式“告白”
“急诊医护德才娇,昼夜不停重担挑。富贵贫穷春意放,摘除病灶有高招。”8月12日上午,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出院患者程一强老师激动的将自己手写的感谢信送到巴中市中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中。在信中,程老师用一首七绝表达了对急诊科全体医护人...
2022-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