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蔡红兵等研究显示,癌症类型、癌症分期和近期治疗情况均可能影响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的预后。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转移性癌症患者发生重症或严重疫期合并新冠肺炎转移性癌患者的预后更差,需要机械通气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而非转移性癌症患者的预后与感染了新冠肺炎 的无癌患者相当;近期手术或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较差,而放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与无癌 新冠肺炎者的预后相似。(2020 AACR 年会官网. 4月28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105 例合并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根据医院、住院时间和年龄,研究者将合并 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与 536 例无癌的 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匹配。 结果显示,合并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所有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与无癌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的重度或极重度新冠肺炎症状风险(OR=2.79,P<0.01)、 入住 ICU的风险(P<0.01)、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OR=14,P<0.01)或死亡风险(OR=2.34,P=0.03)均增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转移性癌症患者(Ⅳ期)的结局最差。 与无癌患者相比,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度或极重度症状风险(P<0.01)、 入住ICU的风险、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或死亡风险均更高。
与其他类型的癌症患者相比,血液系统癌症患者的死亡率(33%)、 入住ICU率(44%)、 重度/极重度症状发生率(67%)和有创机 械通气率(22%)均更高,肺癌患者紧随其后(分别为18%、27%、50%和18%)。 在新冠肺炎症状发作前40天内,癌症患者接受的治疗为放疗(12.26%)、化疗(14.15%)、手术(7.62%)、靶向治疗(3.81%)和免疫治疗(5.71%)。 与无癌患者相比,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症状的风险(OR=10.61,P<0.01)和死亡的风险(OR=9.07,P=0.04)更高;手术患者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症状的风险(OR=8.84, P<0.01)、入住ICU 的风险(OR=7.24,P=0.02)和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OR=44.33, P<0.01)均更高。
癌症患者放疗的预后与无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 异(P>0.10)。研究者表示,应该考虑在疫情暴发地区推迟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虽然定期放疗可以继续开展,但要加强保护和监测。近日,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蔡红兵等研究显示,癌症类型、癌症分期和近期治疗情况均可能影响癌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后的预后。其中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转移性癌症患者发生重症或严重疫期合并新冠肺炎转移性癌患者的预后更差,需要机械通气或死亡的风险更高;而非转移性癌症患者的预后与感染了新冠肺炎 的无癌患者相当;近期手术或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较差,而放疗的癌症患者的预后与无癌 新冠肺炎者的预后相似。(2020 AACR 年会官网. 4月28日在线版)
该研究纳入105 例合并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根据医院、住院时间和年龄,研究者将合并 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与 536 例无癌的 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匹配。 结果显示,合并新冠肺炎的癌症患者所有不良预后的风险更高。与无癌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的重度或极重度新冠肺炎症状风险(OR=2.79,P<0.01)、 入住 ICU的风险(P<0.01)、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OR=14,P<0.01)或死亡风险(OR=2.34,P=0.03)均增高。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和转移性癌症患者(Ⅳ期)的结局最差。 与无癌患者相比,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重度或极重度症状风险(P<0.01)、 入住ICU的风险、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或死亡风险均更高。
与其他类型的癌症患者相比,血液系统癌症患者的死亡率(33%)、 入住ICU率(44%)、 重度/极重度症状发生率(67%)和有创机 械通气率(22%)均更高,肺癌患者紧随其后(分别为18%、27%、50%和18%)。 在新冠肺炎症状发作前40天内,癌症患者接受的治疗为放疗(12.26%)、化疗(14.15%)、手术(7.62%)、靶向治疗(3.81%)和免疫治疗(5.71%)。 与无癌患者相比,免疫治疗的癌症患者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症状的风险(OR=10.61,P<0.01)和死亡的风险(OR=9.07,P=0.04)更高;手术患者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症状的风险(OR=8.84, P<0.01)、入住ICU 的风险(OR=7.24,P=0.02)和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风险(OR=44.33, P<0.01)均更高。
癌症患者放疗的预后与无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差 异(P>0.10)。研究者表示,应该考虑在疫情暴发地区推迟癌症患者的手术治疗,虽然定期放疗可以继续开展,但要加强保护和监测。
-
指南解读:中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日趋严峻,中西医结合慢病化管理价值凸显!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在老年男性群体中,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非常高,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容易发生并伴随各种合并症,如残尿过多,对肾、膀胱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诊治过程中容易忽视肿瘤的问题,必...
2022-07-07 -
直播预告 | 安宫牛黄丸临床怎么用最合理?“以‘案’说法 ‘牛’转乾坤”病例解读为您解答
清代医家方耕霞说:“医之有方案,犹如法家之有例案,文章家之有试牍。 ” 中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料是《史记》记载的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二十五例,之后世代医家对医案记录推崇备至,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医案是中医治病时对有关症状、处方、用药等的记录,千百...
2022-07-06 -
东北会 | 心血管疾病防治论坛,共话微血管病变防治方案
近日,历时7天的线上第26届东北心血管病论坛圆满落幕,大会收官之作——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变防治论坛压轴出场。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出席并参与了讨论。 微血管病变是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未突破的难题。在致辞中...
2022-06-22 -
13部门联合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提升居民急救技能,履行好“第一目击者”职责
“看到孩子趴在课桌上,以为他只是睡着了,怎么会和突发心脏骤停联系在一起呢?等我做好饭再喊他时才发现他没了意识,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一位家长哭诉道。 这是一起未采取院前急救的悲剧,而类似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日前,发生在北京顺义和河南郑州大...
2022-06-15 -
沉痛悼念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辛育龄同志
记者今日从中日友好医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辛育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7日22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辛育龄同志,1921年2月出生于河北高阳...
2022-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