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5%)。近年,NSCLC最引人注目的进展当数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尤其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亚型,更是被誉为国人的“黄金突变”,一方面由于针对EGFR突变已有三代靶向药应用于临床;另一方面,EGFR突变在中国NSCLC人群中占到40%~50%。在转移性Ⅳ期NSCLC患者中,靶向治疗已成为其首选治疗模式,而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其标准治疗仍为放化疗(CRT),鉴于靶向治疗明显延长Ⅳ期NSCLC患者生存,毒性低和安全性更高,是否可以让靶向治疗惠及更早期的患者?
为了填补此项空白,近日,王绿化教授等领衔的REFACT研究项目公布了其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了来自东北、华北、华东、华中10个省市地区,共12个大型肿瘤中心和综合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杭州市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沧州市中心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筛选了近万例数据,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患者440例,探讨了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真实世界的治疗数据和生存结果,发现在EGFR突变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中,放化疗或单纯放疗联合EGFR-TKIs可以获得最佳生存。

改变了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患者标准治疗方式,将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靶向治疗带给这部分患者
随访时间较长、数据成熟。
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但采用逆概率加权(IPTW)方法校正组间差异。该方法可使研究结论最大程度地接近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该回顾性研究共收集了 2012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中国 12 家学术肿瘤机构中携带 EGER突变的 LA-NSCLC 患者的数据。排除了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的患者,基线数据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数据(>6个月)完整。
共筛查近万例患者,纳入440例,分3组分析。第 1组:同期或序贯 CRT,104人;第 2 组: 放疗+靶向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105人;第3组:单独使用 EGFR-TKI 直至肿瘤进展,231人。第一年每 3 个月随访一次,此后每 3~6 个月随访一次。首选调强放射治疗(IMRT)。
在所有不可切除的Ⅲ期LA-NSCLC 患者中,24%具有EGFR突变,这一比例低于Ⅳ期亚洲患者。中位随访35.9个月(23.8~53.6个月),mPFS和mOS分别为16.9个月和53.9个月。逆概率加权(IPTW)后,1~3组mPFS分别为12.4个月、26.2个月、16.2个月;mOS分别为51.0个月、67.4个月和49.3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组在接受或不接受化疗的患者中,OS相似;第一组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PFS和OS无差异。
疗效分析显示,放疗+TKI无论加不加化疗,局部区域复发率均较低。放疗+TKI无论加不加化疗或单独使用TKI均与较低的远处转移概率相关。
研究者说
王绿化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食管疾病学会中国分会(CSDE)主席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肺癌组副组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放射治疗质控专家委员会指导委员
《医师报》
您为什么要进行此项研究,请您分享一些该研究背后的故事?
毕 楠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委员会青委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放疗转专委员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CSCO理事、NSCLC/SCLC/放疗专委会委员; 《小细胞肺癌指南》执笔专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编委、 《肿瘤临床与康复》副主编
《医师报》
相比于传统放化疗,局部晚期EGFR突变NSCLC放疗联合靶向优势和安全性如何?
葛 红 教授
《医师报》
为什么放疗+TKI是不可切除的Ⅲ期LA-NSCLC 患者最佳的治疗方式,请您为我们分析一下原因?联合治疗中,哪一类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陈 明 教授
《医师报》
该研究对后续开展Ⅲ期研究有何意义?
排版/编辑:王丽娜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毕楠教授
-
破局血液患者感染困境,侵袭性真菌病需全链路管理
感染是血液科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尤其真菌感染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和棘手。侵袭性真菌病(IFD)好发于免疫低下人群,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均属于感染高发人群。一旦发生IFD,患者死亡率达50%-90%,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预后,制...
2023-02-09 -
何萍: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皆是光明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⑤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贾薇薇 黄悠然)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需要医生有极为丰富的医学知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疾病症状里抽丝剥茧,于混沌中找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证据,并敢于大胆尝试。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何萍 出身医学世家。那个从记事起就在饭桌上听...
2023-01-16 -
林进:心怀热爱,永远在进步,永远不满足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④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风湿免疫科是中国内科系统中最年轻的科室之一。 1999年,28岁的林进被医院寄予厚望,派往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也是中国第一个风湿免疫科学习进修,师从我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 作为我国风湿免疫学最知名的专家,张乃峥...
2023-01-11 -
一个困住上亿女孩的问题,该被关注了!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杨 瑞静) 这是妇科领域的一条特殊“战线”。 少儿妇科(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PAG),是一个连医务工作者都相对陌生的词汇,大众也很难将小儿、青少年与妇科联系在一起。 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下称北大医院)少儿妇科发起人、妇产科主...
2022-12-30 -
打好今冬保卫战,重视社区呼吸道疾病诊治,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黄玲玲)每到寒冬季节,有这样一类疾病总是要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报到,那就是社区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它是临床诊治的最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徐金富教授介绍,以其中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
2022-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