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交叉学科 ”:思考与未来
编者按:9月17-20日,中国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大会2015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福州召开。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杜斌教授表示,中国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大会设置上力求创新,今年在全体会报告上突出了各专科、各行业对重症医学发展的视角,希望重症医学医师借此机会吸取知识、激发灵感,促进重症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形式上的创新为本次大会注入了活力。专家热点辩论、专家面对面、“一站到底”AKI知识竞赛、青年论坛“图霸争锋”等现场人气鼎盛,与会医师在或轻松、或激辩的形式中积极学习知识、交流经验。
学科建设
限制ICU的无序扩张 合理利用资源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席修明教授介绍了ICU床位设置情况,为我国ICU床位设置提供参考。
2012年一项研究显示,美国ICU床位比例最高,为20张床/10万人;而我国为2.8/10万人。且床位数越少,病死率越高,可理解为,床位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2000-2009年,美国ICU床位数显著增加,而医院总床位数基本不变。不同区域对ICU床位数的需求不同,高增长区老年和青少年人口比例,以及人口密度均较高,且ICU床位比例更高。且相当一部分床位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ICU使用上,2002年,高危患者进入ICU未进行生命支持治疗者占78.2%,低危组占94.2%,仅进行监测;而至2004-2006年,该比例就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见,美国ICU收治的患者主要为病情较轻患者。另有研究显示,2005-2007年,美国平均ICU的使用率达60%~80%,机械通气使用率仅20%~30%。此外,床位越多,ICU使用率越低,机械通气比例也越低。到底需要多少床位值得反思。
理想的状态是,收治患者病情重,治疗后生存率高。《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显示,收治患者越多,实战经验越丰富,患者病死率越低。《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英国研究将ICU床位分成三类:一种是随季节变化,忙时开启,闲时关闭;一种为联合ICU;还有一种为普通ICU。结果显示,10年来英国ICU逐渐减少,而随时间可变的ICU和联合式ICU逐渐增加。这样床位的设置可根据患者需求和数量随时变动ICU的床位,且病死率下降、生存质量年提高,非常明智。
比较美国和英国发现,美国ICU床位多,但英国ICU中机械通气比例为一半以上,美国仅为20%;此外,病情轻的患者,美国治疗效果好,而病情重的患者英国治疗效果好。
综上,席教授认为,应限制ICU的无序扩张,合理利用资源。
ICU床位和人力严重不足时:高依赖病房不失为一种选择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钱传云教授探讨了开设过渡病房的必要性。过渡病房是指试图给不需要全部ICU资源支持的危重患者提供一个适当的医疗资源,是医院病房的一种形式。具有提高ICU病房床位使用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人力、床位/护士,提高家属满意度等优点。过渡病房还有其他一些称呼,钱教授认为,从ICU角度,将其称为高依赖病房,更能反映其功能且不易产生歧义。
截至目前,对开设高依赖病房是否必要,文献不多且结果尚不统一。一项17个欧洲国家ICU研究显示,有高依赖病房的ICU患者,院内死亡率降低。另有研究显示,与综合高依赖病房相比,地理位置相对独立的高依赖病房患者住院死亡率无区别,在高依赖病房的住院时间延长,总住院时间无区别。费用上,有高依赖病房的ICU患者平均总住院费用明显增加,主要是对TISS评分高、ICU住院时间长的患者,总住院费用明显增加所致。在减少环境改变给患者带来的应激方面,高依赖病房(护理)有明显益处。从ICU转到高依赖病房的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但仍会发生谵妄。
对于是否开设高依赖病房,支持者认为,高依赖病房可提高ICU利用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在ICU中的费用。反对者则认为,开设高依赖病房,总住院费用并未减少;不能减少患者对ICU病房的依赖;似乎减少了对有创监测设备需求,但需要更多花费和无创监测设备,不能减少目前ICU负荷过重。
钱教授认为,当ICU床位和人力完全充裕情况下,高依赖病房不见得能获益;当ICU床位和人力严重不足时,高依赖病房不失为一种选择。其管理应由ICU统一管理,不应为独立式。
国际视角
ICU中微生态治疗或是
对抗感染的最佳新伙伴
科罗拉多大学Paul Wischmeyer教授介绍了微生态治疗在ICU抗感染治疗中的前景。
人体中有10万亿人类细胞,却有100万亿微生物细胞;人体有2万人类基因,而微生物细胞有200万~2000万个基因,微生物细胞基因的特异性强,2个大肠杆菌细胞可拥有40%不同的基因组。如何利用微生物改善健康状况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2009年以来,相关研究呈指数增长。有研究显示,微生态检测对于肥胖的预测准确性远高于基因测试。此外,有基础研究显示,肥胖小鼠体内微生态移植给正常小鼠,该小鼠体重增加;反之亦然。提示粪便移植或可用于治疗人类肥胖或恶性营养不良。
ICU中抗菌药的使用、瘫痪、低磷水平、镇静剂、麻醉剂、机械通气、血管升压类药物等,均会对患者体内微生态产生影响。是否该用益生菌、粪便移植、“粪药”等改善危重患者的微生态情况值得关注。目前已有防治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益生菌预防、益生菌对危重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影响等相关研究,均取得较好的阳性结果。
Paul教授表示,粪便移植听起来很恶心,但可以挽救生命。如亚特兰大女性车祸后出现结肠细菌感染,通过母亲的粪便移植挽救了她的生命。粪便移植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治愈率达90%以上;在过去20年里,已进行79次败血症治疗的临床试验。
为研究微生态治疗对重症患者有所帮助还是有损身体恢复,Paul教授团队比较了ICU患者与美国“ICU微生物项目”中健康人群的微生态情况。结果显示,ICU患者粪便微生物明显不同于健康人群,其杆菌菌种丰度高,菌种多样性和厚壁菌门数量减少。
对于ICU患者微生态与疾病的关系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目前美国已开展肠道项目,投入50多万美金、6000多人,回收1200余份样本。“但我们需要更多。”Paul表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2-172025
八家学协会共同发布心脏置入式电子设备合理应用标准,用好心电设备 守护心律健康
-
new《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03-132023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编者按】 自 2023 年春季以来,流行性感冒发病在我国各地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范畴,中医药在减轻、消除流感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为有效防治当前春
-
new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
2019-07-26 -
简单路径 打通高血压指南实施最后一公里
2019-02-21 -
全程管理 让艾滋病患者在有效治疗下长期、有质量生存
2018-12-23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
-
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2023-03-13 -
《妇科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正式发布
2023-04-09 -
【指南与共识】女性慢性心力衰竭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2022-08-02 -
CACA技术指南精读巡讲
2023-02-13 -
良性前列腺增生指南权威解读:重视全病程管理,让指南走向基层服务临床!
2022-06-25 -
重磅!9部全国肿瘤放疗质控指南在深发布(附指南下载地址)
2021-12-27 -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解读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