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2017年CSCO学术年会——传承创新,携手同行
大会将秉承CSCO的根本宗旨,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鼓励、支持临床研究和创新,提倡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基础上的精准肿瘤学,积极推动学科大发展。
2017-09-26 -
new 201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
9月21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TS)年会——2017暨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于榕城福州盛大开幕。本次会议将以“推动结核防治与呼吸学科的历史性回归”为主题,围绕呼吸病学亚专业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全方位展现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
2017-09-22 -
new 【CRPC2017】大咖现场秀——李萍萍教授
本期隆重推出CRPC荣誉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萍萍教授介绍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姑息治疗中的作用及如何把中医与量化评估相结合。
2017-09-19 -
【视频】许嘉璐:对“物”理解越深入,距离“心”就越远!
“人类就要开始进入一个科学技术—包括医学技术—的新时代、创建新范式的时代了。”9月8日,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赞叹,“这是中国的医学界和人文界两支队伍、两种思维模式,第一次以如此的规模相见、握手、融合。这反应了中国的医学学者和一线工作者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反应了我们学术界对世界走势、社会状况的敏感与关怀。”
2017-09-14 -
【视频】曾益新:让医学有情怀,让科学有温度
“没有人文精神的医生,就是没有翅膀的鸟,是飞不起来的。”9月8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院士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指出,医学比其它任何学科更强调人文修养,呼吁广大医师加强人文修养,让医疗服务充满人性的温度。
2017-09-14 -
【视频】张雁灵:医疗技术日益发展,但不能让医学与病人渐行渐远、以挫伤医生的热情和职业精神为代价!
“一方面,我国的医学科学发展取得了人均预期寿命延长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人们对医学的失望和怀疑、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与批评却日益增长,这是为什么?”在9月7日召开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提出的问题,引发现场千余参会者的共鸣与思考。
2017-09-14 -
【视频】韩启德:警惕医学技术发展走向以资本为导向,为少数人服务!
“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建设’,既然谈到‘健康中国’,那就不仅是医患的问题,也不仅是关于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如何发扬人文精神的问题,而是关于医学与社会关系的问题。”在9月7日召开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在开幕式上指出。
2017-09-14 -
【视频】白玉贤: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胃癌的治疗地位
在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的白玉贤教授带来了题为《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胃癌的治疗地位》的大会报告,白玉贤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胃癌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如何能够寻找到有效的靶向药物是治疗胃癌的关键,在晚期胃癌中,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总体疗效是值得肯定的,国内唯一可应用于晚期胃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药物阿帕替尼显示出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白玉贤教授介绍了国内外抗血管生成治疗对于晚期胃癌一二三线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带给患者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疗效。
2017-09-04 -
【视频】史美祺: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的史美祺主任做了题为《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专题报告,主要从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机制、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现状及其探索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针对NSCLC抗血管治疗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非鳞NSCLC抗血管生成治疗上进行了分类阐述,并提出靶靶联合、跨线治疗、新辅助治疗、联合免疫抑制剂
2017-08-30 -
【视频】朱陵君:抗血管生成在肠癌治疗的地位及探索
在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上,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的朱陵君教授做了题为《抗血管生成在肠癌治疗的地位及探索》的大会报告,朱陵君教授介绍了近30年来mCRC治疗选择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抗嘧啶类代谢药5FU到新型化疗药物的问世,再到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mCRC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功,朱陵君教授提出,合理布局靶向药物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要优化整体治疗策略,并详细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在mCRC治疗中的探索应用及更为合理的用药方式。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