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清华长庚完成高位骶骨整块切除并3D打印假体重建术
本报讯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耗时10余个小时,成功为骶1-2骨巨细胞瘤患者实施根治术,该手术精准化整块(en-bloc)切除高位骶骨肿瘤,并植入3D打印个体化适型假体,重建脊柱骨盆稳定性,成功为患者保住下肢及二便功能。 患者今年4月查出高位骶骨骨巨细胞瘤,部分神经已受肿瘤压迫,导致患者疼痛、行动不便。骨科主任肖嵩华带领脊柱中心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反复沟通,最终决定探索精准切除肿瘤所在的高位骶骨,并植入3D打印个体化适型假体。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全患者功能,将术后并发症降至最低。术后的患者
2017-09-01 -
new 六部委: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乡镇卫生院的春天
本报综合消息 6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要求,今年起,各地要以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原则上所有新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疗岗位的高职(专科)学历临床医学毕业生,均需接受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负责人称,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的对象是临床医学、中医学类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专科)毕业,拟在或已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农村基层医
2017-09-01 -
new 一分钟夹钢珠 评判医生潜质几何
本报讯(记者 线媛媛 张雨 杨萍)“一分钟之内,用止血钳将瓶子里的钢珠夹到盘子里。”这是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综合评价录取面试中的一道操作题。来自江苏省全省的1236名考生近日参加了面试考核。 南京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高兴亚介绍,这是该校第三次举办类似的操作考核,之前还考核过“穿针引线”、“方中取圆”,目的在于考查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动手能力与协调能力,查看面试学生是否具有做医生的潜质。同时希望他们将来在面对患者复杂多变的情况时,可以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处置。 高兴亚表示,前来面试的考官是多年从事临床工作、基础
2017-09-01 -
内分泌科:“五匹马”赢得患者信赖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更是显著增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18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这一数据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虽然近几年中国群众健康意识有所增强,但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我国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有1.139亿患者。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患者人数如此庞大,对各大医院内分泌科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挑战。然而,哈尔滨市
2017-08-31 -
“早夭”从医路
学医热:高考招生会医学院校“受捧” 从医冷:60万医学生 10万穿“白大褂”
2017-08-31 -
瞭望医学下一站:人工智能
能快速检测人体健康状况,及时制定治疗方案,能给您安慰及关怀……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机器人大白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医学的美好想象。 随着“人机”围棋大战的落幕,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有研究者认为这将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 从2006年进入中国,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来到中国已经十年了。作为现阶段医学发展的最前沿“标志”,“达芬奇”让外科手术从“横刀立马”变为“无孔不入”,对于外科手术带来了颠覆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大白成为现实或将为时不远。人工智能,会成为医学的下一站吗?人工智能时代,医
2017-08-31 -
想象推动医学发展
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工业、科技的进步,“达芬奇”的出现可以说推动了外科的跨越式发展,让外科步入到“视觉时代”,突破了传统腹腔镜外科医生人手的极限。 回顾医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历史,不要轻视那些关于医学的“想象”。 放大15倍、高清晰、3D成像、360度旋转、不抖动、微创、学习曲线缩短……“达芬奇”的优势显而易见,让外科医生难以获得“手感”也是客观存在的情况,离我们所追求的人工智能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任何新技术,不论是“达芬奇”还是人工智能,医学装备肯定会存在暂时的不足,这些暂时的不足会随着
2017-08-31 -
医院不妨向华为学习
2016年华为公司的销量排全球第一,堪称当代商业史上的传奇。笔者以为任正非善于经营“人”,华为的人才战略思想,非常值的医疗机构借鉴。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为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任正非如是说。他深谙人才是企业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道理。以奋斗者为本,注重价值系统分配的合理性,资本运作的高效性,团队建设的激励性,管理职业化、流程化,以结果导向,以降低管理内耗为目标,以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奋斗。这与“以患者为中心
2017-08-31 -
让公立医院“公心”有属
当前,公立医院的收入构成主要为三部分: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诊疗、手术等)收费和药品(包括耗材)加成,其中药品占据大头。 显而易见,作为当前主要合法收入来源之一的药品加成取消,势必造成公立医院总体收入的明显减少,这个突出问题不予以妥善解决,公立医院的收入稳定乃至增长如何保证?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稳定乃至增长如何保证?进一步而言,收入受挫必然影响医院和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又如何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如何保证医方不会为了“弥补”收入损失而增加变相的收费? 综观公立医院收入的三大构成部分,革除弊端
2017-08-31 -
不能再任由大医院“作恶”
网上总有人为大医院“招魂”,为大医院“洗地”,殊不知这是在“为虎作伥”任由大医院作恶。大医院的长期存在及畸形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医疗的一颗毒瘤、一颗定时炸弹。 大医院不断扩张,对资金、人才、患者都造成虹吸效应,使得分级诊疗无法真正实现,老百姓“看病难”得不到解决。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大医院将医生视作自己的“私产”,对于医生的多点执业人为制造“玻璃门”,也牵制民营医院的发展,让民众多元医疗服务无法成为现实。 10%的政府投入,却创造所谓的医学奇迹,大医院将自己塑造成的良好形象不堪一击,殊不知大医院背后“吸食”多
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