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推进国家精准医疗战略
本报讯(见习记者 张蕊)为了更好地将肿瘤微创与介入治疗理念结合,推进国家精准医疗战略,由国家癌症中心主办的首届国家癌症中心微创介入论坛于11月18日至20日在京举行。 赫捷院士指出,介入本身就是微创,介入治疗可解决外科、内科解决不了的问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表示,“介入治疗历史已有40多年,多学科已将介入作为支柱技术,未来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李肖教授表示,介入治疗无论是对血管病还是肿瘤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会上,国内外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的著名专家
2017-08-11 -
new 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70%
死亡主要原因从肺炎、分娩相关事件变为先天异常以及意外伤害
2017-08-11 -
new 睡眠不好增加 房颤风险
众所周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卒中、心衰等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近日,美国学者在AHA 2016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不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不好也增加房颤风险。(源自AHA官网) 研究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可能与房颤独立相关,夜间经常醒来及失眠可使房颤风险分别增加26%和29%。 研究者表示,虽然其中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但改善睡眠质量可能有助于预防心律失常。
2017-08-11 -
08-112017
质子泵抑制剂 或增加卒中风险
既往研究显示,常用于减少胃酸及治疗胃灼热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可能与痴呆、肾病和心脏病相关。近日,丹麦学者在AHA 2016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PPI还可能增加卒中风险。(源自CNN) 研究显示,使用PPI者的总体卒中风险增加21%。PPI应用剂量非常低时并不增加或仅轻度增加卒中风险;但应用剂量非常高时可显著增加卒中风险,其中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可使卒中风险增加33%,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可分别使卒中风险增加50%和79%。 研究纳入244 679例接受内镜检查的丹麦患者,平均年龄57岁。随访近6年
-
真实世界研究:TAVR较外科手术增加1年死亡率
在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德国一项对严重主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相比,1年死亡率更高。(源自Healio) 研究显示,TAVR组和SAVR组患者的1年全因死亡率(主要终点)分别为16.6%和8.9%。TAVR组需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更多(19.1%与5.3%),血管并发症更多(7.7%与1.1%),≥2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比例更高(4.7%与0.4%)。但SAVR组需输血的出血并发症、需重新干预的出血及术
2017-08-10 -
吸烟、肥胖男性是重灾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年轻心梗患者有不良生活方式,而男性、吸烟、超重和肥胖更是发生心梗的重灾区。(中华医学杂志.2016,96:3251) 年轻患者中,吸烟、肥胖/超重、高脂血症比例较高。按照年龄分组,从低龄组到高龄组,肥胖/超重、目前吸烟率、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喜肥腻饮食患者的比例(从86.1%到66.2%)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在男性患者中上述因素的年龄趋势尤为明显(图1)。 研究中,我国年轻心梗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
2017-08-10 -
妊娠早期低甲状腺素者妊娠糖尿病风险高
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筛查应联合评价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T4
2017-08-10 -
儿童院外心脏骤停: 传统心肺复苏较单纯按压式预后更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等研究发现,对于成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尤其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相对较低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临床预后。(J Am Heart Assoc. 2016,5: e004190) 研究显示,与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相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组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33),多变量校正模型和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也得到一致的结果。 β受体阻滞剂还与复合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相关(HR=0.47),但多变量校正模型
2017-08-10 -
Lancet杂志:高血压有贫富差异
患病率贫穷国家增幅明显,高收入国家有所降低
2017-08-10 -
房颤的非卒中事件风险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人们已认识到房颤所带来的卒中风险。然而,英国学者近日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房颤的心血管和肾脏事件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其中心衰风险的增加甚至远远超过卒中。(BMJ. 9月6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房颤可使慢性肾脏病、心脏性猝死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分别增加64%、88%和96%(图2)。 房颤患者的慢性心衰风险是非房颤者的近5倍,而卒中风险仅为后者的2.3倍。 研究者表示,房颤是心血管病拥有共同的潜在危险因素的标志。比如,高达90%的房颤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也可导致慢性肾脏病、心衰及心肌梗死发生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