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疼痛定义更体现“人性”
人的认知非常复杂,包括多种心理过程(注意力、记忆力等)。
2017-08-07 -
new 二成大学生有性经历 5%未避孕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充满激情、富于开拓,许多伟人都是在青春年少时做出了最重要的决定开拓了一生的事业。然而,青春期也是人生最危险的季节,青少年似懂非懂,如若没有正确的引导,许多人必将跌进欲望这个网罗造成一生的遗憾。其中,爱情是让年轻人中毒最深的一杯酒,我们经常看到“22岁花季少女反复流产5次”“大学生成艾滋病重灾区”这类话题见诸报端,一朵朵最鲜艳的花朵本该在盛放的季节却慢慢凋零,让人心痛让人悲,这其中关系到教育、家庭、社会的多重责任。 9月26日,在“2016年世界避孕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大学生性与生殖
2017-08-07 -
new 互联网医院:百年老院再出发
回望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简称哈市一院)已经走过的百年,医疗技术一个又一个“第一”、“首例”,引领冰城的医疗潮流,激活中国东北的医疗脉动;站在新的起点,瞭望下一个百年,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哈市一院瞄准互联网再次出发,与患者同心,与时代同步,百年老院弄潮互联网,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个目标:实现医患双赢 不久前,在哈尔滨避暑的上海高龄孕妇刘女士突发不适,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正在发愁之际,刘女士的爱人通过哈尔滨市互联网医院及时得到哈市一院专家的救治,高效、便捷解决了这对夫妇的燃眉之急。 不仅方便本地患者,也要方便外
2017-08-07 -
17次暖心回答:“我是蒋医师”
本报综合消息 “你是蒋医师吗?” “哎,对。” “我再问一遍,你是蒋医师?” “哎,我是蒋医师。” 近日,一段患者求诊的视频火遍网络。 在这段视频中,一位老人反复询问对方是不是蒋医师,而蒋医师也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相同的问题老人足足问了17次。我们在浅笑老人可爱的同时,体会更多的是蒋医师暖暖的回答。 据宜兴日报报道,视频中的蒋医师名叫蒋益君,是江苏省宜兴市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位全科医生。老人名叫路强大,今年已有80多岁。老人与蒋益君已相识18年,每逢身体不适,便会来找他治疗。三四年前,老人患上了健忘症,
2017-08-07 -
共同决策需为“情商”充值
医生是聪明的群体, 更是自带荣光的一群人,医生是这个浮躁社会的压舱石。 突如而来的疾病犹如生命的一声惊雷,病情的告知、治疗方案的选择……一大堆无能为力的问题让我们六神无主陷入痛苦的深渊。这个时候, 拥有专业知识且能共情的医生无疑是“救命稻草”。 有中国好患者才会有中国好医生,有中国好医生才能有中国好患者。医患共同决策是我们期待的医患关系,不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无法摆脱“人”的属性,医患关系根本上还是“人”的关系。 共同决策需为“情商”充值,需要有微笑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倾听的能力。(医师报记者整理)
2017-08-07 -
医患共同决策是命中注定的纠结
人的一天要面对上万次的选择,人生就是一个选择决策的过程。绝大多数决策都不是偶然, 与生命底色有关。 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关于如何决策的教育,这让纠结成为人生的大问题,尤其是涉及健康、生命、责任。医疗决策是纠结中的纠结。 当前,医疗的决策模式已经从家长告知式、知情同意式走向共同决策式。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患者意识的觉醒,患者参与到疾病决策的意识日益强烈。面对疾病,医患共同决策也是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 医患共同决策理念认同得多,面对信息不对称、连轴转的现实,医患共同决策似乎只能是美好的想象。 面对时
2017-08-07 -
世界上没有医患关系只有患患关系
今天还是天使,明天就缝了肛门,在医生的眼中媒体成了“变色龙”。尊重媒体工作规律的同时, 也要看到目前涉医报道的问题与不足。记者的素质要更高,医疗行业的门也要更加敞开,双方不要互设壁垒。 我一直觉得不存在医患关系,因为任何人都是患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医患共同决策不仅仅是患者的事情这也关系到医生。如今步入信息时代,声音多元吵杂,理性的声音需要被放大。医患共情才能共策,让医患共情可以是赤裸裸的现实,越是现实越能打动人。 医患共同决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点一点的进步都让我们的生命离美好更近。
2017-08-07 -
医患共同决策 生命更加美好
因为疾病,医患之间本应是“战友”关系;围绕疾病,双方共同决策才是与疾病斗争的最佳“战术”。然而,医患共同决策却不易。在日前召开的201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人文专场上,业内专家、人文学者、媒体人士、患方代表围绕医患共同决策,增进医患沟通进行多元立场的对话与反思。 医患共情与共同决策 所谓共同决策,不只是信息共享,还包括情感相通,立场与共,利益诉求一致。深层次的交集是价值观(疾苦观、生死观、医疗观)的齐同。共情是临床共同决策的基石,惟有共情,医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疾病征象,体验,才能进入患者的情感世界,获得
2017-08-07 -
天津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出狠招
本报讯(见习记者 姚东 记者 张雨) 记者日前获悉,作为全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的天津,已经确定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河北区第二医院分别作为三级、二级医院试点单位推行。两家医院将从2017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药品加成,取消全部耗材加成,进一步降低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进一步降低肝肾功能等检验费用,全部药占比不超过30%,耗材费用不超过药占比以外费用的20%,全部基本医疗下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门诊量40%要下沉到基层,尝试在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等。改革措施共31条,具体解释接近300条。 香港艾
2017-08-07 -
新疆:发布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
本报综合消息 2月17日,新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发布《自治区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扩大按病种收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 100 个。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