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千余名偏远地区医技人员获益
走基层 临床精准输血培训西部行
2017-07-31 -
new 重视规范化病理检测 实现标准化实验室管理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22次学术会议暨第六届中国病理年会”期间举办的“罗氏诊断病理前沿进展高峰论坛”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步宏教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孟刚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林冬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盛伟琪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李玉军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胡沛臻副教授 等国内病理学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最新发布的
2017-07-31 -
new 呼吸支持技术:2017稳步前行
呼吸与危重症医师的看家本领
2017-07-31 -
支扩患病率逐年增加
FACED评分预测15年死亡率优于BSI评分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在国际呼吸学界受到关注与日俱增。Quint等分析2004-2013年临床研究数据链接发现英国支扩患病率逐年增加,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与老化和并发症相关。 两项多中心研究通过验证BSI和FACED评分发现,BSI在预测临床结局指标如急性加重、住院、生活质量、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方面优于FACED评分。两者均能精确预测5年死亡率。
2017-07-31 -
肺外周病变: 经支气管镜技术已成主流
逐渐取代经皮肺穿刺技术及开胸肺活检术
2017-07-31 -
特发性肺纤维化: 进入新药治疗时代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进行疤痕性疾病,由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仅2~3年。因此对于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的研究,成为IPF研究的热点问题。 尼达尼布(以前称作为BIBF1120分子)是一种细胞内多个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以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PDGF的多种生长因子受体为靶点。 2011年和2014年,《
2017-07-31 -
运用“Sepsis 3.0” 早期诊治危重症:杜渐防萌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可见“杜渐防萌”在危重症诊治中极其重要。如何早期识别“病象”或“乱象”?除了特异性疾病的特征性症状之外,早期识别Sepsis (脓毒症)是早期干预病情加重患者的关键。 “Sepsis 3.0”:脓毒症的新标准 Sepsis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记载的“腐败”和“变质”,这个名词的出现远远早于“微生物”和“宿主免疫
2017-07-31 -
“正确的医疗”: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过度使用”与“使用不足”已成全球问题
2017-07-31 -
2017年皮肤专家学术研讨会暨皮肤医师继教培训班在哈举办
有调查显示:我国真正拥有健康皮肤的人群仅占14.2%,72.08%的人自觉皮肤处于亚健康状态,13.72%的人发现自己有明显的皮肤病。而对于皮肤问题的应对,64%首选自行用药或忍受,35.75%的人认为应及时看皮肤科。这些调查数据是记者近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黑龙江祥云皮肤医院2017年皮肤专家学术研讨会暨皮肤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上了解到的。
2017-07-29 -
科学:事实与虚构的博弈
谈到科学,似乎都离不开“事实”与“虚构”这两个关键词。“事实”和“虚构”看起来理所应当是截然对立的,然而,真的如此吗?在西方的文化和语言当中,“事实”与“虚构”具有深层的相似性,永远是讨论的焦点。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