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中国医师协会呼吁关注睡眠健康 全球睡眠疾病相关慢病发病状况数据公布
3月18日,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叶京英教授代表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向媒体发布了“全球睡眠疾病相关慢病发病状况数据”。
2017-03-19 -
new 呼吸专科“种子选手”赴美取经
中国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海外交流项目为期6年,每年将优选全国PCCM专培医师10~15人,前往美国PCCM专培基地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交流与培训,这些医生不仅将学习慢性呼吸疾病的治疗与管理知识,同时将对急、重、危伴有多系统功能紊乱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管理。
2017-03-18 -
new 人文关怀与法治智慧生发和谐医患
科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泳池消毒剂至膀胱癌、Wifi辐射损害健康…… 曾几何时,我们被各种来自网络或大家口耳相传的“健康信息”所绑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微信的普及,中老年人的朋友圈被各种各样的“养生健康”信息所轰炸。 朋友圈看多了,突然间发现什么都不能吃了,因为全是致癌的;运动也不敢做了,因为会损伤骨骼和肌肉……但是这些都是真
2017-03-16 -
人文关怀与法治智慧生发和谐医患
多点执业:医生愿意 院长反对 多点执业是医药体制改革中能落地的一件事,牵扯到进一步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需要的地方。2009年医改方案出台后,多点执业的落实备受医疗界关注。 多点执业是推动医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全国政协委员张澍分析,“首先中国医疗资源不足,其次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次要完成分级诊疗,就必须释放医生劳动力。”
2017-03-16 -
缓和医疗: 医疗技术外的医疗
欣喜地发现社会各界开始主动了解缓和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控制症状,需要心理、社会、灵性等方面得以满足,患者家属也需要得到关怀和支持,这些都是实施缓和医疗时具体做的事情。 缓和医疗不可再被忽视 缓和医疗并非新生的学科,它一直都是医疗的一部分,只是以往一直被忽视!长久以来,医学一味追求“医疗技术”(如药物、设备、检查等),却忽视了患者及
2017-03-16 -
在生命尽头优雅转
一直以来,我认为走到生命的尽头是一件极尽悲哀的事。死亡之诡异在于“它的到来将打破既往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的消失而走向不存在”。此时,怎样的调整才可以使亲历者保持优雅风范做到淡然转身?这俨然已经成为我们人生尽头最终的考验。 作为疼痛专科医生,每天都能看到在肿瘤高压下饱受疼痛折磨、徘徊在生命边缘的患者。眼泪是最常见的痛苦流
2017-03-16 -
医学不是装在瓶子里的药
“从摇篮到坟墓,我们所有人的幸福感在于:生活是一段安排好的旅行,或长或短,因为我们的依恋对象给我们提供了安全感。” 3月8~9日,由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一届国际赛马会安宁照顾研讨会在香港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作为致力于晚期疾病患者照顾的国际盛会,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共建美好的全人照顾。”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
2017-03-16 -
急性胰腺炎患者饮食 指导与节假日预防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较严重的急腹症,由多种原因导致胰腺“消化自身”所引起。AP尤其是SAP,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AP发病大多与饮食有关,而饮食管理对于AP的恢复和预防复发同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AP患者要加强饮食管理,重视节假日预防。 急性胰腺炎分期管理饮食 急性发作期 严格禁食,使胰腺免受食物和胃酸刺激,使胰腺分泌减
2017-03-16 -
MARPN: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有效方法
SAP患者病程中往往面临急性反应期和继发感染期两个死亡高峰。随着ICU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SAP患者早期死于急性反应期的比例正逐渐下降,而后期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正成为威胁患者生命最主要的原因。 既往开腹清创引流术(OPN)被认为是治疗IPN的金标准。但实践表明,其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2010年,英国利物浦大学医院在《外科学年鉴》(Ann Surg)上报道
2017-03-16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强化基层医生能力
我们总在说基层医院要承担好“守门人”的作用,可很多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匮乏、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的医学毕业生由于很多原因不愿意下到基层,因此这个“守门人”根本守不住。近几年,国家也针对此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水平,以推进我们的分级诊疗尽快落地。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