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美发布急诊胸痛影像检查适用标准
1月22日,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心脏病学学院(ACC)等联合发布了急诊科胸痛患者心血管影像学检查适用标准。新适用标准同时在线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学院杂志》和《美国放射学会杂志》。(源自Medpagetoday) 根据适用程度,将影像学和其他诊断性检查分为:适用(7~9分)、可能适用(4~6分)及很少适用(1~3分)。 ☆对于疑似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MI/ACS),有不同的“适用”的检查(图1)。 ☆对于未妊娠的疑似肺栓塞患者,若临床评分提示肺栓塞可能性高,CT肺血管造影
2016-01-28 -
new 约1/3心内患者 有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等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因冠心病、卒中或糖尿病等住院患者中,约1/3存在多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ngiology.2016,67:168) 研究发现,如仅有1个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出院后1年心血管死亡为2.8%,2个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则为4.7%,3个部位都存在病变则为6.4%。如仅仅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心血管死亡率仅1.2%。 此外,患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心血管死亡率为5.1%,要高于冠心病(3.73%)和卒中(4.1%)。 研究者认为,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死亡率
2016-01-28 -
01-282016
new 下肢脉波可准确诊断 我国老年人外周动脉疾病
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的脉波上升时间可能延长。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老年人(≥60岁),下肢脉波可能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准确且简便的工具,同时也是死亡的预测因子。(Hypertension. 2016年1月18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基线时每个心动周期脉波的上升时间与男性和女性的踝臂指数均显著相关;相较于CT血管造影,其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总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80%。 此外,在中位随访5.9年期间,共发生366例全因死亡和183例心血管死亡。校正C
-
图片新闻
1月20日,“心血管疾病防控”中美研讨会上,中美两国顶级专家将视点聚焦于心血管病预防工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中)表示,美国心血管病事件下降的“拐点”50年前便出现,与之相比,我国心血管病形势却依然严峻,这与我国长期重治疗、轻预防密切关系。此次,希望通过“心血管疾病预防项目”,借鉴更多美国经验,将预防工作深入到实际临床中。(图/文 董杰)
2016-01-28 -
糖尿病病程与 抑郁呈J型相关
澳大利亚学者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与抑郁症风险呈J型相关。在糖尿病诊断前10年,抑郁症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随着治疗推进和疾病接受度提高,之后10年抑郁症风险有所下降,然后迅速上升,30年后几乎是正常人群的3倍。(Maturitas. 2016年1月11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糖尿病与既往抑郁症(OR=1.49)和当前抑郁症(OR=1.94)均相关。与无糖尿病的老年男性相比,糖尿病诊断10年、10~19.9年、20~20.9年及≥30年者发生抑郁症的OR分别为1.92、1.56、2.49、3.13。
2016-01-28 -
女性房颤更危险
近日,多国学者联合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生房颤的危害更大。(BMJ. 2016,352:h7013) 研究者分析了30项研究中超过400万房颤患者的数据。结果发现,女性较男性房颤患者全因死亡升高12%;卒中风险升高99%;心血管死亡、心脏事件和心衰风险分别升高93%、55%和16%。 研究者表示,该研究并未揭示女性风险高于男性的原因,不过该研究结果支持,女性房颤患者需要单独的危险评分、靶向治疗、额外的公共卫生资源,以及更多的研究来探索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
2016-01-28 -
慢病管理主角 是患者
本报讯(记者 董杰) 1月21日,《糖尿病健康咨询100问》专家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李英华主任指出,健康素养已成为国家公共卫生考核指标,在慢病管理角色中,医生只占10%,而90%的主动权掌握在患者自己手中。 据海军总医院郭启煜教授介绍,该健康手册由糖尿病基础知识、临床表现、并发症、就诊与自我管理等核心内容组成,用大众喜欢的语言,将专业知识科普化,使大众掌握糖尿病知识,能够自我管理疾病。 下一步,项目组将大力推广该健康手册,使其惠及更多人群。
2016-01-28 -
女孩怒斥倒号戳痛点
“一个300元的号,问我要4500元。我的天,老百姓看病挂个号要这么多钱,这么费劲。” 日前,一段“女子北京看病怒斥黄牛”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黄牛”的关注。有医生甚至调侃:“谢谢黄牛,原来我一个号值4500块”;“到医院看一个主任医师,真的比去动物园看猴子要便宜”;“看病比剃头便宜”。 一个女孩“骂街”视频的点击量竟达数亿次,原因恰恰是因为其不仅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更戳中了大家心中的痛点。 有需求才有黄牛 “黄牛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在于市场有需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利群教授
2016-01-28 -
9月9日9时 开展急救科普宣传
本报讯(记者 王蕾)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公共应急急救设备配置不足、公民自助能力不强、民众互救意识淡薄、公众应急服务体系和公共应急处理能力亟待完善等问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表示,利用“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平台,可将救治者、志愿者、社区、急救中心、医院等相关人员和单位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系统的应急急救生命链条。 1月23日,以“互联网+急救”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家庭急救教育普及推广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王陇德院士在会上明确指出,急救知识的学习和急救技能的掌握,是一
2016-01-28 -
京津冀呼吸医师联盟成立
本报讯 为适应京津冀共同发展的新形势,近日,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分会联合天津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河北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成立京津冀呼吸医师联盟,以充分整合三地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民健康水平。 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40余名呼吸内科专家担任京津冀呼吸医师联盟常务理事。 会议确定,联盟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京津冀三地现有呼吸诊疗技术调查建档,有利于医患享用现代医学技术;尽快实现三地呼吸检查结果互认的检查和审批;探索互联网医疗在呼吸病,特别是慢性呼吸病的诊疗和管理中的应用;着手在某些方面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