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救人先爱己
医师并不缺少医学知识,但对自己的健康却关注不足。 忽视是最常见的情况。我曾遇到一位很有名的专家,在不按时吃饭的情况下,饮食营养成分也堪忧。待身体出现异常后,进行了恶性肿瘤检查,被告知不是肿瘤后,便忽视随后的诊疗。 除了忽视,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羞于求助也需要我们的注意。我的一个朋友是检验科主任,有一次,他突然跟我说,“今天上午我做了一件特别可笑的事情,羞于启齿,可是我心里非常难受。” 原来,在出诊过程中,他把一位患者送出门后,听到了患者随口说的一句“受不了了。”这句话让他感觉到自己多年来对患者的良苦用心付诸东
2018-01-12 -
new 爱管“闲事”的医生
询问、查体、翻阅病历……医生在查房中往往神情专注,鲜见旁顾其它,但是偏偏有老专家“好管”患者“闲事”,且看以下事例: ☆ 已故中国工程院王士雯院士因患腿疾坐轮椅去查房,询问一位老大娘病情时,大娘突然要吐痰,情急之下,医生护士赶紧去找痰盂。就在此时,轮椅上的王士雯担心患者因憋气引发心梗,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接住了患者的一口脓痰。 ☆ 武汉市第六医院张应天教授有一天查房时看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正准备下床,赶忙上前一步,扶住老太太:“您刚刚做完穿刺,慢一点,慢一点!”边说边弯下腰来,把老人的鞋拿到跟前并给她穿
2018-01-12 -
new 500克的生命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新护士,我对新生儿室每天发生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500克的小生命。 这是一对双胞胎中的哥哥,他的弟弟——一个出生仅800克的小生命出生后第三天就离开了,这个小家伙承载了全家人的期待。他安静地躺在暖箱中,全身呈半透明状,皮下血管清晰可见,整个身体仅比成人的巴掌大一点,四肢只有成人一根手指大小,身上布满了呼吸机管道及静脉通道管路,顽强地生存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个小宝贝,专人负责换尿布、喂糖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仔细观察每一刻的病情变化、对频繁的呼吸暂停保持高
2018-01-12 -
失明的岁月里
不久前,一位朋友给我发来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著作《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她对人生独特的见解强烈地震撼着我,但一直感觉她的经历和我是那么遥远。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个月后,我几乎完全复制了她的命运。 2009年,我右眼发生老年湿性黄斑变性,导致右眼中心性失明。我侥幸地想,可以借助左眼的慈悲之光加紧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可惜,一切来的是那么突然,让我猝不及防。2012年5月5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做着手头工作,突然间,一股不适感汹涌袭来,眼前一黑,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近乎失明。 就是在那么一瞬间,黑暗的魔鬼夺
2018-01-12 -
陈孝平:肝脏健康的守护神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血供丰富、功能复杂。肝脏外科也以难度大、危险性高,“手术禁区”多而著称。选择肝脏外科作为主攻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肝脏外科主任陈孝平颇有知难而上、舍我其谁的胆略和勇气。 陈孝平的研究下至肝脏外科的基本问题,上达复杂肝脏外科手术的创新。他阅读了不计其数的相关文献,开展了大量临床资料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内涵;他简化并推广了肝脏切除的方法,并不断创新,带动了我国肝脏外科学术水平的提升。迄今为止,他的研
2018-01-12 -
01-112018
告别罗宾逊主教
多年前夏末秋初的一天,罗宾逊主教告别人世。
-
01-112018
这一家人教会我坦然面对死亡
与医院结缘,源于小时候的一次重病,家人带着我长期往返于医院,在无数次的扎针和数不清的苦药中,做医生的念头渐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
一份匿名送来的“外卖”
一天中午,温医大附属育英儿童医院1号楼4楼的儿童重症监护室内,医护人员正准备吃午饭。这时,保安拎着一个塑料袋进来问道,可是,在场医务人员都说没有点外卖。
2018-01-11 -
《解剖法案》背后的连环杀人案
1832年,英国通过了《解剖法案》,这是英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则法案。
2018-01-11 -
01-112018
用心看病就是临床大师
医疗行业要前行,就要有所创新,创造崭新的医疗理念和技术。和其他所有领域一样,对于医疗新技术,我们应务实、求真,换句话说,临床要实用,技术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