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邱勇:脊柱侧弯探秘者

时间:2017-11-20 14:24:39来源:未知作者:柳辉艳

blob.png

他,留学法国8年,却放弃丰厚待遇归国,从3张病床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创建了国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脊柱畸形矫治中心;他,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带领团队刻苦钻研,不断攻关,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热心公益、关怀患者,曾是南京医疗界当之无愧的“号王”,每逢寒暑假高峰期,一天门诊看200名患者是常事。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南京鼓楼医院骨科主任邱勇。


“邱勇方案”  

  拯救上万脊柱侧弯患者

17年来,邱勇团队共为来自海内外的万余例脊柱患者进行了矫形手术,其手术难度之大、数量之多及术后并发症之少,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脊柱侧弯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的脊柱畸形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扭曲的脊柱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心肺功能,危及生命。脊柱畸形矫治手术就是要通过手术把受到损伤或变形的脊柱固定住,使其外形和功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这种手术需跟布满神经和血管的脊柱打交道,稍微不注意,患者就可能因神经系统受损伤而瘫痪甚至死亡。

带着解决问题的决心,邱勇踏上了异国求学之路。1997年,邱勇放弃年薪35万法郎的丰厚待遇和导师的盛情挽留,结束了8年的留学生涯回到南京鼓楼医院。虽然掌握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可邱勇发现,由于人种的不同,西方人的生理解剖与中国人有差异,国外的先进技术还不能直接应用在中国人身上,邱勇结合中国实际,满腔热忱地开始技术改造。

很快,他对导师创造的三维矫形术做了符合中国患者的技术改造,研究创立了“多棒分段三维技术治疗严重复杂脊柱侧弯”的矫形理论,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大大减少了脊柱畸形手术并发症,被同行誉为“邱勇方案”。这项技术更是拯救了一个个濒临绝望的脊柱侧弯青少年。

张玉龙2岁时因背部意外烫伤致疤痕挛缩诱发脊柱侧弯,由于病情复杂,家人四处投医无果。2000年,张玉龙15岁,家人将他的病情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布,进行全球性病例讨论,国内外专家经过数轮的讨论和磋商,一致认为邱勇的综合治疗方案最具科学性,并将患者推荐至鼓楼医院治疗。2000年8月,鼓楼医院进行了我国首例脊柱外科手术网上全程实时直播,全球数万人观看了此次直播,邱勇的治疗方案亦在学术界引发了巨大的震撼。

技术创新之路永无止境。2001年,邱勇在国内率先开展电视胸腔镜下微创技术,在4个直径2.5厘米的锁孔状小孔内完成脊柱侧弯矫形术,使患者免受了“开大刀”之苦,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外观形体美丽了,心理负担也减轻了。随后,他领导的脊柱外科又开展了胸腔镜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一系列治疗,成为国内唯一能够掌握和开展此类国际尖端脊柱矫形技术的医院,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2012年,他在国内率先引进术中O型臂3D导航系统,进一步引领脊柱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和精准化。

一传十、十传百,良好的手术效果让很多走投无路的脊柱侧弯患者找到了生的希望,邱勇主任团队开展的年脊柱畸形手术量也从最开始的一年近百例迅速上升至一年1000多例。目前,南京鼓楼医院骨科有5个病区共计300百张病床,其中脊柱外科拥有两个半病区150张床位,年脊柱手术量近2000台。


blob.png

探索脊柱侧弯背后的秘密

邱勇憧憬着:如果哪天我们找到了脊柱侧弯的成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工作,那么很多青少年就可免受疾病的折磨,他认为这才是一名医生的最高使命。

虽然“邱勇方案”给很多脊柱侧弯青少年带来了生的希望,可邱勇并没有满足,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是大手术,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脊柱侧弯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他一直在探索。

2004年,邱勇和杨惠林、郑祖根等教授合作研究的课题《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对1000多名患者进行随访,并做了大量的总结和研究,最后找到了沿着脊柱两侧分布的“十四个点”。这十四个点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它们的坐标完全根据大量的科研数据确定。沿着这十四个点进行固定,就可以在丝毫不损伤患者神经血管的情况下,使手术效果达到最佳。与传统的脊椎钩固定法相比,这种方法的稳固性和坚强性,都要高出数倍。现在,这种先进的方法已经大量应用在脊椎骨折、脊柱肿瘤和脊柱侧弯矫形患者身上,并在全国推广。

为了寻找脊柱侧弯的发病机理,邱勇尝试从基因方面寻找答案。根据特发性脊柱侧弯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循着这一“线索”,在比照了上千名患者的基因图组后,2008年,邱勇团队终于找到了1个共同的基因缺陷Matrilin-1(MATN1)。目前,国际上共发现15个导致青少年脊柱侧弯疾病的基因,其中有8个是邱勇团队发现的。邱勇团队将MATN1基因作为检测指标,与其他易感基因进行组合,开发出了特发性脊柱侧弯易感人群筛查的基因诊断试剂盒,应用于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及病情进展的准确预测,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邱勇领衔所在的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承担的《脊柱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江苏省临床医学唯一获奖者,也是邱勇领导的团队第二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邱勇创造了一项奇迹,一个临床专家所承担的课题项目,五年内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演绎外科医生的美学情怀

“手术成功并不等于患者满意”,这是邱勇常常向年轻医生强调的一句话。

鼓楼医院脊柱外科的患者百分之九十来自江苏省外,他们从四面八方慕名来到南京找邱勇看病。为了满足这些患者的需要,邱勇的门诊一般不限号,最多的一天,邱勇的门诊挂了210个号,一直看到夜里12点多。邱勇说:“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从外地赶来的,这些家庭因为看病,本来就不宽裕。如果当天看不上我的门诊,就要再等上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他们只能在外面吃住,花钱不少。我们辛苦点,就可以让患者方便点、节省点。”这番再朴实不过的话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也感染了众多的医疗同行们。

邱勇发现,脊柱侧弯患者大多数是青少年,手术后他们要重返社会,每名脊柱侧弯患者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同,对手术的期望也不一样。为此,他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术前了解每一名患者的身体、工作、家庭和心理情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他再结合病情制订手术方案,尽量平衡和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要。曾经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脊柱侧弯患者特别喜欢滑雪,希望术后还能继续这项业余爱好。因此,邱勇为他手术时,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少固定,从而保持腰椎一定的活动度。

早期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伤口一般采用拉链缝合,简单快捷,可以减少外科医生的手术时间。然而,邱勇发现,一年后回来复查的许多患者的伤口周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这让爱美的年轻女孩儿十分苦恼。于是,邱勇开始思考色素沉积是否与拉链缝合有关,并积极寻找更好的缝合办法。经过反复改良的美容缝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让接受过脊柱手术的女孩们也可以穿上美美的泳装或者露背装享受青春的美好。

“邱勇教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还是一位有着美学情怀的医学家。”邱勇的学生如此夸赞。

666613127165444301.jp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