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学科 品牌年会
姚尚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疼痛医师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近三年来,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麻醉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的大规模发展,麻醉学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对其20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文章进行评选,其中乙醚麻醉事件被认为是“200年来最伟大的事件”。该事件也被社会学家和史学家称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分水岭。
就我国目前的麻醉水平而言,我国大医院与国际水平相差不大。但麻醉专业人才匮乏,麻醉医师地位相对较低、人员素质水平差距较大制约着我国麻醉学的发展。因此,如何扩大我国麻醉学的影响力,提高麻醉医师地位和整体水平,是摆在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面前的重要问题。
让人欣喜的是,近三年来,在姚尚龙会长的带领下,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发展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的品牌年会,并在一次次为麻醉医师维权的鼓与呼中,让麻醉医师走上前台,让社会了解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群体,并关注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现状。
在这个春回大地、细雨绵绵的四月,在2014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即将召开前夕,本报记者奔赴武汉,与姚尚龙会长共同回顾分会三年来的建设历程。
学术活动内容扎实又丰富多彩
医师报:这三年是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发展的重要三年,请您谈一谈分会是如何将年会打造成中国医师协会品牌会议的?
姚尚龙:麻醉医师分会是中国医师协会较早成立的分会之一,经历了“认识-理解-参与”的一个较艰难的过程。我们的年会更注重自身建设,例如,开展人文知识培训和法律讲座,拓宽麻醉医师的医学人文和法律知识面;设立医师才艺展示环节,让麻醉医师展现真实的自我。
与此同时,年会设立“终身成就奖”,奖励那些为我国麻醉事业献出毕生精力的老一辈麻醉医师;设立“中国麻醉医师奖”,鼓励中青年麻醉医师为我国麻醉事业建功立业、赶超世界麻醉事业的先进水平而奋斗。
应该说麻醉医师分会的活动,尤其学术活动是开展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又丰富多彩的。我们非常重视会议的品质和质量,并不是一味追求效益。因此我们严格控制会议规模,每年只开三个会:年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使得学术活动严格按照既定思路进行。
目前年会已经得到了诸多麻醉医师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麻醉医师愿意参加会议,年会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从早期二三百人的规模发展到今年3000余人规模。
近三年会员人数增长三倍有余
医师报:我们了解到麻醉学医师分会是协会拥有会员最多的分会之一,那么分会是如何吸引麻醉医师的加入?
姚尚龙:发展会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常委和委员们发展会员;二是以周到的服务吸引会员,会员可以享受年会优惠政策,在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分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会员具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我们设想,在会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取消会员的年会会务费。
除了普通会员,我们还建立了终身会员制。凡是60岁以上的会员都列为终身会员,其会务费降至总费用的30%。近三年来,麻醉医师分会的会员数上升了3倍,是会员人数最多的分会之一。
维护麻醉医师权益是首要任务
医师报:您一直在不同场合强调要维护麻醉医师的权益,提高麻醉医师的地位,那么具体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姚尚龙:过去我们一直在强调医师自律,但是麻醉医师分会怎样成为麻醉医师信任的行业组织,更多的是看我们如何维权。我们从未放弃为大家维权的机会,总是在各种场合,借用协会平台,向卫生行政部门宣传,希望能将麻醉医师的权益(生命权、健康权、工作权)维护到位。
我想主要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医师认证和定期考核工作。我们一直在与卫生部门考核办公室联系,制定医师定期考核的相关规定,希望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使考核更加简单,容易操作而不是增加负担。
二是麻醉医师目前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由于严重缺编,麻醉医师一直超负荷工作,近两年意外死亡的事件增多。工作环境中充满着各种对身心健康产生的威胁,包括长期低氧的封闭环境、麻醉废气、毒麻药品等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合理反映麻醉医师的心声。例如增加编制,使麻醉医师在合理的编制下工作;规定麻醉医师安全工作的时间,因为连续地疲劳工作影响麻醉水平,对患者也不利;希望当麻醉医师权利受到伤害时,通过行业协会维护医师自身权益,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使维权工作做到实处。
因材施教培养初中高级人才
医师报:麻醉医师短缺的现状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您认为应如何培养和吸引人才,扩大麻醉医师的队伍?
姚尚龙:分会始终注重对各级人才的培养。对基层人才,我们采取的是“走下去”的方式。2013年,分会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大别山”,首期“中国基层麻醉学医师培训”活动,帮助基层麻醉医师巩固、掌握和提高麻醉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操作水平。
基层麻醉医师需要改变知识结构、提高素质;他们需要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待遇。为了增加边远地区麻醉医师的培训机会,我们免除了西藏、新疆等地麻醉医师的会务费。组织国内和海外专家西部行,到青海、西藏、甘肃捐赠书籍,同时鼓励基层麻醉医师到东部大医院进修,让他们及时了解麻醉学新进展、新技术和新业务。
而对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则是通过国际交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近三年来,分会相继邀请了美国、德国、英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麻醉学医师协会会长和专家到国内交流;同时,分会受邀组团参加“第五次全非洲麻醉会议”,自行组团参加欧洲、日本等麻醉医师年会;此外,聘请国外知名协会的专家会员作为我们的会员,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例如,我们邀请了德国神经外科麻醉与重症监护学会主席Werner教授成为名誉会员,我本人也受该学会邀请成为外籍会员。
双向交流使我们的品牌得到国外医师协会的认可,扩大了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在国外的影响力。每年,都有国外协会组团到我国开展学术交流,如美国华人麻醉医师不仅组团来参会,还配合我们开展分会的对外交流活动。
打造真正的“麻醉医师之家”
医师报:您对下一届领导班子的期待是什么?
姚尚龙:麻醉学医师分会成立的前两届是打基础,后来是摸索前进的关键第三届,因此下一届应该是承前启后、任重道远。如何突破医师维权的困境、维护医师合法权益,应该成为行业协会的首要任务。随着协会学术会议的不断规范,协会下一届领导班子将面临更多的考验,相信下一届分会会在新的委员会领导下精诚团结,夯实进取,进一步围绕将分会打造成真正的“麻醉医师之家”的目标迈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