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第二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关注呼吸临床研究,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时间:2018-05-04 23:31:08来源:未知作者: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

    第二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于201854日在美丽的黄浦江畔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000多位呼吸界同仁围绕“关注呼吸临床研究,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主题展开讨论。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教授指出,上海呼吸界全体同仁将以此为目标,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回答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和重大疾病临床基础研究。

image026.jpg

与会嘉宾合影

image027.jpg

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前任主委周新教授主持

image028.jpg

大会主席瞿介明教授致欢迎词

瞿介明教授代表第二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组委会对来宾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首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所营造的“感恩、团结、活力、协作”氛围感召下,本届大会以“关注呼吸临床研究,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为主题,为国内外同仁提供“联志、联术、联谊、联情”的学术平台。上海的呼吸学界希望能进一步加强与全国各省市、各医院的交流合作,为促进区域医疗整体水平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呼吸和危重学科的持续发展。

 image029.jpg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致词

陈荣昌教授表示上海呼吸界在全国呼吸界的学术地位和整体威望都名列前茅。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整合了上海呼吸学界的综合资源,既减少了文山会海造成的浪费,又提升了学术会议的档次,使参会者受益于集中的优质会议内容,值得提倡和推广!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今后重点发展方向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以回答临床科学问题为导向,开展临床研究和重大疾病临床基础研究,从而推动呼吸领域研究和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瞿介明院长提出“关注呼吸临床研究,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大会主题,体现了上海呼吸同仁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image030.jpg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致词

徐建光会长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向第二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充分肯定了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的创新和突破,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再次汇聚申城!上海市医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如既往地支持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这样的高水平学术活动;借此引领学科前沿,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普及和推广,不断培养各类医学人才,从而为病患谋福祉。 

院士报告

image031.jpg

王辰院士作题为《临床研究:深刻影响医生职业发展》的报告

王院士指出,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医学研究分为临床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这三类研究中,以临床医学研究资源最丰富,研究价值最大也最实用。但是,我国目前临床医学研究涉猎粗浅,观念落后,能力欠缺,产出有限。只有经过科学方法验证过的直接经验,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工作。王院士以协和医学院选择教师和医师的标准为例,指出“研究是一种素养和能力”、“研究是知识分子基本属性,医生尤然”、“要将质朴的研究转化为讲究方法的研究”。通过我国学者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从临床医学证据“进口国”向“出口国”转变。最后,王辰院士提出循证、转化、精准医学兴起,大数据时代来临与中国奋起推动临床医学研究出现历史性交汇,形成历史性契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医疗卫生水平。

 image032.jpg

邵峰院士作题为《Pyroptosis(细胞焦亡):from innate immunity to cancer》的报告

邵院士在报告中分享了细胞焦亡在病原细菌感染和宿主天然免疫防御中的发现过程,以及在慢性炎症包括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他详细介绍了回国后带领团队在基础医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最新研究成果,彰显出当代中国学者不断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研究,引领国际免疫学研究前沿,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会报告

image033.jpg

陈荣昌教授作题为《学科建设对临床诊疗的推动作用》的报告

陈教授主要从临床工作和实验室平台两方面回顾了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发展之路。他提出要首抓高端人才队伍培养,将科研浸润在临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才能不断开拓研究新方向,扩大国内国际影响,打造学科品牌,进而有力推动临床业务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取得重大学术成果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报告对学科的后续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展望了多元化的专业团队协同,共同促进呼吸病学科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

 image034.jpg

瞿介明教授作题为《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临床意义探讨》的报告

瞿教授提出“痰或者气道分泌物检测结果提示为念珠菌阳性,究竟有没有临床意义?”这一临床医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的认识,观点颇多,诸如没有临床意义不必理会、感染需要治疗、定植需要监测、感染之外的作用等等,学界认识也有较多分歧。瞿教授从慢阻肺急性加重和呼吸机相关肺炎这两个临床常见场景入手,结合上海地区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的临床意义。

 image035.jpg

image036.jpg

随后,国际讲者Augustine ChoiMiguel Angel Martinez Garcia分别作题为《AECOPD, from physiopathology to clinical work》和《Brochiectasis guidelines in Europe》的报告,分享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呼吸前沿进展。

本次大会在保持上届专题的基础上,增设了病理影像、中西医结合等论坛。肺癌、感染、哮喘、慢阻肺、睡眠、呼吸危重症、肺功能、肺间质病、肺血管病、介入肺脏病、控烟、病理影像、中西医结合、青年和护理等十几个专题论坛将逐一呈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在随后的两天,通过专题发言、病例讨论、口头汇报、壁报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让广大呼吸同仁共享学术盛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大会现场.png

大会现场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