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2017年是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米卫东教授执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会长的第一年。这一年,他马不停蹄、奔走四方。他总说,麻醉学科在临床中非常重要,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影响着整个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在2018年CAA年会即将来临之际,《医师报》记者对米卫东教授进行了专访。他的讲述有故事、有情怀,他会因为公众对麻醉知之甚少而感到“心里不是滋味”,也会因为基层医院麻醉科缺医生少技术而揪心,更因为某些医院管理者对麻醉学科缺少认识而忧深思远。这些都源于他对学科深深的热爱和执着。
人物侧影
学术扶贫 精准帮扶
“一家基层医院有3个麻醉医生,1名考上执业医师资格证,走了,剩下两名没有资格证的医生,如何保证手术中患者的安全?基层医院麻醉学科的发展真的是令人担忧。”
“基层医院要对一名80多岁、有诸多夹杂症的老人行疝气手术,会诊讨论时,麻醉科主任说,手术不难,但是本院的综合医疗保障方面的实力较弱,建议转到上级医院。院长很生气,‘能不能手术是由外科医生决定的,与麻醉科有什么关系?’基层行政管理者对术中患者安全保障是由麻醉医生来实施这一工作尚且不知,更不用说对麻醉科的重视程度了。”
这是发生在2017年的两个事例,如此的状况,怎不令人忧心。
这一年,他随“麻醉技术走基层”活动,去了安徽歙县、四川泸州、山东临沂、河北沧州、河北邢台等10余处国家贫困县较为集中的地区,感受到基层麻醉医师对新理念、新知识、及新技术的渴求,也感受到基层医院麻醉学科建设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到了2017年年底,他干脆成立了“精准扶贫—麻醉专科医联体”,让20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麻醉科牵手800余家国家贫困县的县级医院麻醉科,通过开展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学科建设指导等活动,对贫困县基层医院麻醉科进行精准帮扶。
“很多人一想到扶贫,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经济上的扶贫,财物、设备、药品等等,就是一些具体的支持;我们这个活动以学术扶贫为主,通过对口帮扶,把三甲医院高水平的学术输出给这些基层医院。”同时,为了看到切切实实的成效,分会成立专门考核小组,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双向测评的方式确保扶贫精准到位。
2018年1月9日下午,在中国医师协会2018 年会上,麻醉学医师分会再次被推荐为中国医师协会优秀二级机构。米卫东有感而发:我们要踏踏实实为会员和医生做工作,既要仰望星空,奔向世界前沿的位置,更要脚踏实地做点实际工作。
对 话
基层水平提升 需国家层面支持
医师报:2017年,分会在提升基层地区麻醉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您认为,基层地区麻醉学科发展还需要哪些条件?
米卫东:的确,麻醉学科发展迅速,在全国一些城市的三甲医院,麻醉学科发展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然而,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麻醉学科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巨大,远远大于美国各地区麻醉学科之间的差距。
随着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未来中小医院将是各类手术业务的主力。如果没有强力的麻醉学科保障,整个临床医疗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制约。
分会通过麻醉基层行、成立医联体、新知识培训等,指导帮助基层医院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管理,培养合格人才,开展新的技术等工作。
但我个人认为,基层医院麻醉学科技术水平的提升,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提升待遇方面,不仅要有宏观政策,还要有具体措施,才能真正发挥效果。
麻醉医师严重不足制约学科发展
医师报:数量少、压力大,是当前我国麻醉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方面是否有改善举措?
米卫东:麻醉医师人员缺乏,这是不争的事实。从各种统计渠道获得的数字显示,我国目前约有麻醉医师8万人,占人口的比例为0.6名/万人,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2.5~3名/万人。
我们在各种场合都呼吁,希望引起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并产生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麻醉医师与外科医生的人员数量比例,也显示出麻醉医师的缺乏状态,这一比例,在美国是1:2.5,中国则是1:7.6。
此外,我国目前的外科手术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麻醉医师的增长速度。而随着人们对无痛诊疗技术需求的增加,麻醉科的业务范围也在增加,所参与的领域越来越多,需求量大。
麻醉医师的数量不足,严重制约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医师疲劳度增加,对医疗质量也产生重大影响。
2017年,我国麻醉学科队伍建设状况,得到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的关注,并做出重要指示。政府有关部门拟制定促进麻醉学科队伍建设的相应措施。这一过程中,中国医师协会总会及麻醉学医师分会,协同本行业的其他团体和机构,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相关调研,反映麻醉学科真实现状,并将数据提供给政府部门;协会专家多次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的咨询座谈会,对麻醉学科团队管理提出建议,为具体措施的制定,建言献策。相信相关政策出台后,会对麻醉学科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破除宣传“零了解”
医师报:在过去一年,分会所开展的工作中,都有央媒和网媒的参与,您是如何考虑通过媒体进行学科宣传的?
米卫东:就是希望通过媒体,增加麻醉医师的曝光率,提高大众对麻醉医师的知晓度。由于麻醉医师一直都是“幕后工作者”,患者和家属对麻醉科医师几乎是“零了解”,不了解就不重视,不重视就难以被认可,难以显现出麻醉医师的社会价值,更难以吸引更多更好的年轻人加入这支队伍。麻醉医师为生命保驾护航,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我们要向社会阐述麻醉医师这样的工作内涵,提高知晓度和认可度,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这是学科发展的基础。
医师报:如果面对一群年轻医生,希望他们加入到麻醉学科,您会对他们说什么?
米卫东:麻醉学科的内在价值无法否认,因为生命无价,麻醉医师是生命的维护者,有麻醉医师在,手术患者生命就能得到保护。当前政府和社会对麻醉学科提高了重视程度,未来十年,麻醉学科将迎来快速发展,麻醉医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也将得到体现。现在我国麻醉医师数量不足,恰恰为年轻医师选择职业提供了机会,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共同为生命保驾护航,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促学科交叉融合
医师报:2018年年会即将召开,请您介绍今年的亮点。
米卫东:经过多年积淀及各位医学界同仁的支持,年会参与人数不断增加、会议规模不断扩大,时至今日CAA 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的麻醉学学术年会。今年设立的15个学术分会场,围绕本学科临床、基础领域中的科研成果、经验总结以及学科建设、自律维权、人文教育、医师培训和麻醉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交流和专题报告。同时新增了军事医学板块,这一板块的增加使CAA 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与深入。
加强沟通和学术合作,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开拓学科思路,为中国麻醉医师提供最人性化的行业协会服务,为麻醉同道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平台,是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的一直以来的目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