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让我退而不休
“我在这家医院工作整整50年了!”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医院,提起戴光厚,大家由衷敬佩。他几十年如一日,为患者默默奉献技术和爱心。
扎根基层50载
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但一辈子都在做好事却并不容易。戴光厚就是这样一位为了患者,扎根基层50载的好医生。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全都献给了江淮大地的人民。
“其实我做的都是很普通的事。”戴光厚谦虚道,“既然自己从事了医生这个职业,热情接待每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履行医生的职责,是我的义务。”
其实,早在10年前,戴光厚就已经光荣退休了。然而,他根本放心不下他的患者。在医院领导和他商量,请他回院工作出专家门诊时,他一口答应。“来找我看病的都是老病号,我只想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帮他们解决问题。”朴实无华的话语里,透露出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坚守。
医生不能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2014年年底,一名35岁的女患者因高血压找到戴光厚。患者在上海打工时因乳房结节做过手术,虽然术后也做了常规复查,但因结节并非恶性,术后高血压并没有引起接诊医生的重视。患者回到安徽老家后,血压持续偏高,最严重时高达210/130 mmHg。在亲友的介绍下,她找到了戴光厚。经过详细问诊,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戴光厚严重怀疑患者患了肾性高血压。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患者果然患慢性肾炎,且病情极为严重,要立刻安排透析维持生命;若想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延长生命,则需尽早接受肾移植。
戴光厚感叹:“医生诊治患者,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患者有不舒服,医生要尽可能帮助追查原因,不要因为自己的失误,影响患者一生。”
戴光厚认为,虽然人的生理情况差不多,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同样的病,药怎么用,要注意区别。“对医生来说误诊可能是万分之一,但对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健全的制度、科学的流程和敬业精神,可以有效减少误诊。”
从医50年,戴光厚没有一例诊治失误,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纠纷。接诊每一名患者,他都会按照诊疗规范,给予患者最准确、最适合、最贴心的指导与宽慰。而患者回报他的是尊重与爱戴,“家里人病了,我谁都不信,只相信戴主任!”一名患者这样说道。
白天出门诊,偶尔参加义诊,闲时出去参观、学习、旅游……这是戴光厚如今的生活写照。戴光厚说,家人给予的支持是他干好工作的强大后盾,老伴儿、女儿、女婿的理解,更让他可以没有顾虑、不记回报地付出。“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非常充实也很有成就感。每次看到老病号和我交流后放下心来的表情,我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有意义。”戴光厚笑着说,他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延长寿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