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学习者的姿态
在记者印象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胡伏莲教授是一位喜欢接触新事物、热衷于学术交流、待人亲切热情的消化科专家。未曾想,这样老资格的专家,却始终心系患者,把自己放置在学习者的角度,不断通过临床诊治积累经验,以求更好地救治患者。
谈及2014年印象深刻的事,胡伏莲向记者讲述了两个诊室里的小故事。
医生不能
被患者主诉迷惑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日,胡伏莲正在按部就班地接诊患者。而此时,一位年过半百的患者走进诊室,“朋友介绍说您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的高手,今天来就是想跟您聊聊这个。”患者直言。
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得胡伏莲本能地察觉到患者的脸色略显灰暗,绝不是简单来聊天的:“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没有没有,我其实挺健康的。” 患者回答。陪同而来的妻子见状抢话道:“没病你上这来干什么?你不是有时腹泻吗?”
“我查过大便,验过血,最近又做过结肠镜,都没问题。”患者对妻不耐烦地解释。
胡伏莲经过仔细询问,发现他腹泻与吃得油腻有关,便建议患者先作腹部B超来检查。
“我是来找你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不高兴地说,言外之意是胡伏莲多管“闲事”。经说服患者最终接受检查,B超提示胰体部占位(CT证实为胰腺癌)。40多天后,其妻子来找胡伏莲,哭着说,丈夫胰腺癌已晚期不能做手术了,现病重不能进食,希望开些能下饭的药,她还说已通知在美国的女儿速回国。
详细的病史
胜过现代化检查
一位刚满20岁的妙龄女患者,一进诊室就将一大叠报告单放在桌上,“我是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怎么治都治不好。”
胡伏莲虽然听清了她的主诉,但注意力却落在那一大堆报告单上,除了胃镜(多次)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外,其他包括肠镜、B超及一系列化验均未发现异常。查看当地病历,该患者用过多种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都无效。
患者说,考上大学后因病已休学一年半。胡伏莲感到很愕然,看来外表并没有什么异样,“你有什么心理压力吗?”
“是不是你也认为我得了神经官能症?”患者瞪眼望着胡伏莲很不高兴地说。
胡伏莲虽然作了解释,但患者情绪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于是便开了一些对症处理的药,患者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了诊室。胡伏莲的心里很茫然,甚至很难过,突然感到对患者的了解太少了。
“这位患者,您回来一下!”胡伏莲追出去对着她的背面大喊一声。经细问,患者饭后上腹胀痛与体位有关,站立时明显,胸膝位或俯卧位减轻,偶尔发生呕吐。
“你的病可能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胡伏莲坚定地对她说。最后经上消化道造影证实确为本病。
类似以上的病,临床医生在平时的工作中并不难遇到。胡伏莲就此告诫年轻医生,作为医生,要时刻警惕那些看似与主诉毫无关系的致命性疾病。只有了解了详细病史,才能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