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建设探索绿色通道

时间:2016-12-12 16:22:45来源:未知作者:张雨

CBBF3DNTQ3N58OX]6A(Z4Q8.png

“孩子多大了?”

“快一岁了。”

“听我跟你说啊,虽然窟窿不太大,但还是会往这边过血,肺动脉的血流会增加,孩子很容易感冒,天越来越冷,转成肺炎就麻烦了。”

“从昨天开始确实有点发烧,怎么办啊刘主任?”

“你别着急,等孩子稍微好点后,带孩子做超声、照相、心电图、抽血化验,我给你指定一个大夫联系。马大夫,你把电话留给他吧,相关问题你们直接对接。你呢有问题再找我,好吧。马大夫给他补个号。”

清晨6:30,冬日的北京,这个时间还未迎来黎明,但在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主任刘迎龙的办公室里,却已人头攒动,春意融融。对于这间不足20平米的办公室,每天6:30至8:00之间,“绿色通道”是这里的专属名称。

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在刘迎龙看来,他的2014并没有太大的波澜,或许是因为他早已将惊涛骇浪封存在自己强大的内心之中,每天雷打不动地坚守自己的“绿色通道”阵地,为更多小患者、更多家庭重拾生的希望。

其实,“绿色通道”的概念刘迎龙早就在探索。直到2010年,刘迎龙受邀到北京安贞医院,大批患者追随着他的脚步转场,于是刘迎龙便将利用早晨为患者看病的做法制度化,并将时间提前至每天早晨的6:30。自从有了“绿色通道”,他的办公室总会比医院其他地方早亮几个小时。随着“绿色通道”的铺就,温馨小屋门前的患者脸上挂起了更多的笑容,感受了更多温暖。

刘迎龙的特需门诊要320元,而在绿色通道中,挂号费仅14元。医院7:00挂号,患者排队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等到大夫门诊还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很多情况下见到大夫的时候已经半天过去了。“之所以叫‘绿色通道’,就是要将我们门前的这几个红灯尽可能去掉。”刘迎龙笑着说。

不知疲倦的勤奋医生

“1:35;3:30;5:46……”这些时间不是下午,而是凌晨;这也不是睡觉的时间,而是刘迎龙在某著名医患交流网站上为患者解答问题的时间。截至目前,刘迎龙已经成功回帖17000多个。

“您的孩子属于简单心脏畸形,手术安全,危及生命的风险仅1/300,三万元手术押金,如顺利还会略有结余。我和我的团队能给孩子从右侧腋下小切口做手术,这项技术开展了近20年,还获过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如果顺利,连来带去也就是2周。”

这是刘迎龙给一位患者家属的网络回帖,帖中提到的小切口手术不知让多少人受益。

如果要问哪位医生到医院最早,停车场的大爷绝对最有发言权:“刘主任啊!没有特殊情况,刘主任准是第一个儿。他那车牌号我都记下来了。”

刘迎龙如今已年过花甲,对于一般人而言,这应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对于刘迎龙来说,这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刻。2015年,他仅仅希望为更多的疑难杂症患者解除病痛,让更多家庭过上一个祥和年。

对于医疗、对于患者,刘迎龙的言行不仅令人感动,更令人感慨。迈进北京安贞医院大门,一块大石头上铭刻的四个大字或许是对刘迎龙最好的总结:“公勤严廉”。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