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能止步于数据
“201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依托泊苷/洛铂对比依托泊苷/顺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全国多中心、随机、Ⅲ期临床研究结果选为壁报交流;而该研究中的循环肿瘤细胞探索性研究结果更荣幸地被2014年欧洲临床肿瘤学会年会选为口头报告,使得我们有机会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人的科研成果。”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自豪地说。
但回想起开展科研工作之初,程教授感慨,“那时虽然有较好的科研意识,但如何捕获科研点,定位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是我最大的困难。此外,从一直从事的临床工作开始进入科研领域,如何搭建科研技术平台,创建科研团队,将科研与临床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临床转化研究等实际问题,都曾是我面临的挑战。”
吉林省肿瘤医院于2006年正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格认定,成为东北地区首批通过肿瘤专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但初出茅庐,我们只能参与、跟随。随着参加临床研究项目增加、经验不断积累、科研思维开拓,我们也萌生了作为主要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想法。”
临床上,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发展快,治疗效果差且治疗手段有限。而几十年来,全球对于该病的治疗都鲜有重要进展,国内相关临床研究就更是匮乏。虽然寻找新治疗方案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但每次看到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绝望的患者,程教授从心里想把开发新药的速度再加快些。也正是这种心情,让程教授很快确立了科研点。
程教授团队在2010年发起“依托泊苷/洛铂对比依托泊苷/顺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同时还敏锐意识到,循环肿瘤细胞在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性,而小细胞肺癌,尤其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循环肿瘤细胞数目要远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这就意味着,循环肿瘤细胞在小细胞肺癌诊治领域可能有更加重要的研究价值。“于是,我们在这项Ⅲ期临床研究中又开展了全球首个探讨‘循环肿瘤细胞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预后和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随着研究数据分析、完善,虽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但程教授仍认为没有体现出循环肿瘤细胞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独特性和优势。“于是,我们科研团队与国外专家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告知了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国外专家的认同和大力支持。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多次沟通和反复推敲数据,结合小细胞肺癌的疾病特征进行数据分析,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透过这项研究,程教授想告诉年轻工作者,如果科研思维仅仅停留在数据表面,做不到了解临床知识和实际需求的话,就无法发现研究的真正价值。只有结合临床更深层次的挖掘数据,才能发现研究中“新大陆”,使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成为可能。此外,科研不但培养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也促使人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积累丰富的临床研究设计经验,使科研意识得到升华,将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