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十大原创研究领衔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霍勇教授:培育更多的“青松”

时间:2019-01-17 15:24:00来源:未知作者:张广有

做原创研究难,更难的是20多年围绕着一个研究方向,从发现叶酸与卒中的关系,到完善H型高血压的概念,到推动国家一类新药的获批上市,再到H型高血压的精准医疗体系的形成。这就是霍勇教授开创H型高血压精准医疗之路的风雨历程。


image.png

为全球高血压防控开出“中国处方”

中国人为什么卒中高发,叶酸干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能否降低卒中发病率?这是霍勇最想要回答的问题,他觉得有必要拿出自己的研究证据。2003年以后,霍勇给自己设定了分步走的研究规划:对既往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研发一个新药(降压药与叶酸的复方制剂),筹备一项大规模临床研究。

2007年,霍勇研究团队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荟萃分析结果,通过对8项以卒中作为终点的随机试验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补充叶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减少卒中事件的证据链。分层分析显示,在补充叶酸超过3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超过20%、既往饮食中未添加叶酸的人群中获益显著。与此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依那普利叶酸片于2005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2007年获批上市。

基于这些前期工作,2008年CSPPT研究启动,2015年文章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为主要终点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依那普利叶酸片比单纯依那普利显著降低21%新发脑卒中,据此估算可使我国每年减少50万例脑卒中;进而确定降压联合补充叶酸是我国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有效手段,并结合患者基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叶酸水平和MTHFR基因型更加精准地预测及预防脑卒中发生。《美国医学会杂志》同期发表述评:“CSPPT研究设计精准,超越该领域其它研究……将对世界脑卒中一级预防产生深远影响。”

霍勇介绍,CSPPT-2临床研究将于2019年初启动,研究将针对我国高血压患者人群的最佳降压目标值寻找我国的证据,形成更为精准的高血压—卒中防控证据链。

做研究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霍勇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给青年医生提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他认为,提出一个研究的新问题很重要,临床医生都应当参与临床研究,因为只有医生才能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产生科研想法,这是其他专业人士所欠缺的,也是无法弥补的。中国医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针对心血管主要疾病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临床研究进行解答,这是我们原创研究的源泉。

另外,提出一个新问题是原创研究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研究解答这个问题,这需要团队、试验设备、资金等更方面的支持。霍勇认为,做原创研究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研究者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昂扬斗志和韧性。研究者选定方向后要学会分解目标,设立阶段性的目标,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霍勇感慨道:“从提出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方法到建立H型高血压的精准医疗体系,我们用20多年时间,整个研究团队付出了漫长而艰辛的努力。人一辈子有几个20年?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打造心血管创新支撑与成果转化的公共平台,把联盟变成支撑创新的‘大山’,培育更多的‘青松’。这样,大家一起做,研究水平进步更快,成功几率更大,中国心血管的创新成果也会更多。”

对于药械研发来说,医学理念、工程技术和投资资本,三者缺一不可,但目前国内临床尚缺乏原创研究和药械创新的产业合作氛围。霍勇希望通过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等平台,设置多个专项基金项目,建立临床大数据研究库,开展创新大赛,积极对接产业和资本,引进国外优秀团队,以此来帮助中国心血管医师打造从需求到理念、从资金到团队、从创新到市场的医学创新产业链,为中国心血管健康行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