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李亚雄:奔赴生命第一线

时间:2018-12-27 15:03:29来源:未知作者:贾薇薇


采访比预约时间推迟了2个小时,云南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李亚雄教授赶去为下级医院的一位心梗患者进行会诊,匆匆赶回来的他连连抱歉,“实在不好意思,突发情况太多了。”而这便是这位心脏外科医生的工作日常,一句话、一个远程呼叫,他便奔赴到救治生命的第一线。

西南地区首例心肺联合移植术;昆明市首例心脏移植术;云南省首例高龄主动脉夹层手术;云南省首例新生儿动脉换位手术(Switch手术)……惊心动魄的心脏手术,每天都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上演,李亚雄和团队一次又一次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救回,见证着生命奇迹。


image.png

撑起云南地区心血管病诊疗一片天

回首30年从医路,李亚雄感慨万千:“1986年,我刚参加工作时,心血管外科大概有五六十人,1周差不多4台手术,ICU只有4张床。如今科室有265人,设置4个病区、8个专业组、6个亚专业,ICU床位50张。真是天壤之别。”

除了科室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能力也是突飞猛进。“当年值班医生要是遇上需要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那就是如临大敌,心里打鼓,‘这个班可不好值了’。因为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救治患者信心就不足。”李亚雄回忆起当年的“辛酸”岁月,不过都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昆明市延安医院已撑起了云南地区心血管病诊疗的一片天。

如今昆明市延安医院承担了云南省60%以上的心血管外科病患者的诊疗工作,年体外循环手术量大于2000例,连续45年位居云南省首位,疑难重症患者占比90%以上,手术死亡率1%左右,处于西南地区领先,全国先进水平,使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传承老一辈信念  争做NO.1

“科室建设最重要的就是传承,科室老主任对我的影响很深,他常说一个团队一定要团结一致,不断进取,争当NO.1!在他的领导下,科室拔河比赛都会全员参加,争做第一。”李亚雄分享了对于团队建设的理解。“一个团队只有明确了统一的目标与方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进步。”

 八年前,科室为了加强目标管理,设计了科训和科徽。“我们的科训很朴素,只有八个字:团结、进取、严谨、创新。这也是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徽的整体形象是一颗心脏,上方的大血管就是我们的目标:争做NO.1!在心脏外科缩写的右下方有一个小小的注释,代表的是西南地区,如今我们已基本达成了目标,未来我们还要争做全国领先。”李亚雄解释了其中的寓意,并表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竞争,而是希望在此信念的指引下,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并帮助云南及周边地区实现心脏外科救治水平的整体提升。让患者少跑路,医生多跑路。”

目前,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完全覆盖国家卫健委《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中心脏大血管外科的疑难重症诊疗和关键医疗技术的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作为牵头单位,联合省内18家和省外2家三级医院成立了“云南省心血管外科专科联盟”,将心脏外科先进技术推广至省内楚雄、普洱、昭通、玉溪、曲靖、西双版纳,贵州黔西南州以及四川攀枝花市等14个地区。

高大上的职业  用平常心去看待

“还真的想不出哪个特殊的难忘故事,就像电视中演的那种飞奔向手术室的场景,很难描述出来。对我而言,心脏外科的工作就是我的日常工作,虽然我救治过很多疑难危重病例,也经历了很多危急的抢救时刻,但并不是为了获得一个好评价或是什么回报,而只是想通过自身和学科的不断进步,去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从李亚雄朴实的语言便可看出他对于医者的理解。

他说:“我们收到过很多患者表达感谢的锦旗,但是你看这办公室里一面也没有挂。医生治病救人,确实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但医生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和认识这份工作。凭良心做事,凭本事救人,这就是医生的社会责任。”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