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王玉海:患者的信任 成就医者的价值

时间:2018-12-20 15:53:16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救!可以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无锡院区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王玉海教授仔细查看患者的影像资料,觉得这是个有一线希望的手术。详细制定手术计划后,王玉海率领他的团队勇闯“医疗禁区”,创造了全国最高龄同类开颅手术的纪录。

作为一名从医近30年的神经外科医生,王玉海的骨子里天然流淌着一种“只争朝夕、迎头赶上”的血液因子,“赶超”一直是他生命的主题词,从创伤急救到颅内肿瘤及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他屡创先河,尤其擅长岩斜区及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显微手术。

如今,王玉海历经了改革开放40年的一呼一吸,他的医者情怀亦愈酿愈浓。


image.png

救治水平精益求精  才能配上“人民军医”

“又来急诊动脉瘤患者了!”时常,夜班护士看到王玉海匆忙赶到科室,那就是有动脉瘤破裂的患者急诊入院。只要一个电话,不论多晚,王玉海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制定治疗方案、和家属谈话、手术、一分钟都不耽误。他在全国率先提出超早期(24h内)治疗Ⅳ级以上脑动脉瘤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了高级别脑动脉瘤的抢救成功率,使其救治达国内先进水平。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2010年3月,一位来自泰州的年轻母亲抱着出生仅40天的宝宝,患儿因不慎摔落导致颅内出血,已陷入深昏迷。当时,国内尚无如此低龄婴儿开颅手术的先例。

绝望中,年轻的母亲找到了王玉海。“救,必须要救!”一贯果敢担当的王玉海迅速召集团队召开术前讨论会议,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设计出专门针对婴儿特点的最佳救治方案。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后患儿转危为安,家属感激不尽。

作为一位人民军医,王玉海始终把“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誓言铭记在心。他说,如果医生的诊疗救治水平做不到精益求精,那就是在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也配不上人民军医的光荣称号。

近年来,王玉海带领科室年开展颅内肿瘤显微手术300余台,听神经瘤全切并面神经保留率在90%以上,此外,开展了高流量架桥后海绵窦巨大肿瘤全切术,先后开展了三脑室肿瘤、岩斜区肿瘤、松果体区巨大肿瘤及枕大孔区肿瘤切除等手术,良好率达85%以上。2007年,《岩斜区病变的解剖及临床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赶超式前进  创下颅脑损伤数项突破

“手术成功了!”当年,还是一名年轻主治医生的王玉海,在一次危重脑损伤患者急诊入院、身边没有上级大夫的紧急情况下,果断为患者实施了脑损伤手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段看似很“悬”的救治,实则凝结着他不断“赶超式”前进的刻苦努力。

还没有成为主刀医生时,王玉海就已经主动学习各类手术入路的解剖。同年资中第一个晋升职称,第一个发表论文,他率先提出了“控制减压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理念。当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出该观点,获得了多位神经外科专家的关注和首肯,并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此外,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创伤后认知障碍评估及干预,率先提出并采用控制性减压技术和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颅脑伤,使重型颅脑创伤死残率下降9%。

打造全军颅脑创伤救治中心: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2012年,王玉海被任命为神经外科主任。经过6年多主诊负责制的运行,王玉海觉得所有患者统收统治的模式并不利于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于是,他提出了亚专业分组的理念。即根据各个主诊的专业特长,每组分别收治不同种类的患者,这样能让医师专职诊治同一种疾病,水平自然可以提高的更快。

最初,改革意见遭受到科室传统的反对,王玉海坚持向医院领导和科室人员介绍亚专业分诊发展优势,终获支持,2012年7月开始实行亚专业分组。当年年底,分诊益处突出彰显,各专业患者数量明显增多,救治质量也显著提高。

如今,实行亚专业分组已6年,随着科室不断壮大、水平不断提高,名气也越来越大,常有苏北、安徽等周边省份甚至有远在东北的患者慕名而来,打造出了“全军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和“全国颅脑损伤规范化治疗培训基地”。

“金奖银奖不如患者的褒奖,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王玉海常告诫科室的医生,“神经外科患者多为重症,医疗费用往往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有效的治疗上。”他尽可能帮助患者节省费用,探寻最佳治疗方案,能用普通药就不用昂贵药,能不做的辅助检查就免除,甚至为患者垫付生活困难之处。

他说,因为是患者的信任成就了医者的价值。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