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芝:增加一分生的希望
本版文字由《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熊文爽 采写
潍坊市人民医院存在一条“潜规则”——每当相关科室遇到棘手的状况时,总喜欢请麻醉科主任王伟芝帮忙。从医30余年的王伟芝拥有精湛的医术和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丰富经验。每当看到手术的麻醉医生是王伟芝时,外科医生们总是会相视一笑,彼此心照不宣:这台手术稳了!
做同事的“定心丸”
“快!赶紧打电话给王主任,请他马上过来!”
医院急诊室内,一位值班医生焦急地站在一位七岁男童身边。男童刚经历一场生死车祸,面如白纸,只有头和脚还算完整,其他地方一片血肉模糊,连肚子里的肠子都因强压外露,其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因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立即行深静脉穿刺,时间宝贵,来不及继续调整情绪,医生习惯性地请求麻醉科主任王伟芝的帮助。对他来说,王伟芝在,患者就多拥有了一分生的希望。
很快,王伟芝满头大汗地冲了过来,来不及打招呼,急救大夫当即述说患者情况。王伟芝手法迅速而熟稔地为孩子进行颈内静脉穿刺,抽取血样急配血,并快速输液,嘱立即将孩子送到手术室。
经过全院会诊,施行多学科合作,7个多小时手术后,孩子最终得以存活。
麻醉科今非昔比
如今,王伟芝拥有丰富经验,做事有条不紊,其实,他曾经也后悔过。1986年大学毕业后,王伟芝被分配到医院麻醉科。进院时,麻醉科只有十几个医生,王伟芝是科室第一个恢复高考后的本科生。“当时麻醉科只是一个边缘科室,缺人才,缺设备,缺药品。”王伟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唏嘘不已。
麻醉科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典型产物。在改革开放40年里,麻醉科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不管是人才、设备、药品,还是理念,麻醉科都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踏入了新的时代。”与王伟芝刚进院时相比,如今,麻醉科的医务人员数量已经近百人,是整个医院最大的科室。
王伟芝告诉记者,数十年来,麻醉科从里到外,焕然一新。“人才层面,科室里大部分都是硕士和博士,基础理论非常扎实;设备层面,医院购买了齐全的麻醉设备和麻醉监测设备,给了我们最大的后备保障;药品层面,临床使用药物选择更多,副作用更小,见效更快;理念层面,麻醉科受到重视,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积极参与医院快速康复外科建设,大量开展无痛胃肠镜等手术室外相关麻醉工作,即将设立麻醉门诊和日间手术病房,成立独立的麻醉护理单元,这是非常大的突破!”王伟芝的语气中包含着被认可的喜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