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教授谈重症医学:多学科交融愈发重要
从刚开始的“半路出家”到至今的越来越专业化,历经几十年的磨炼,徐磊的思维紧随时代在不停的改变,对医学本身及医疗环境的思考也越加深入。
徐磊教授
从临床实际入手
1984年,徐磊一毕业就进入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从事急诊。徐磊回忆说,那时的急诊医生虽然累,但是医患关系很和谐。没有当下如此大的医学纠纷压力,徐磊全身心投入工作,刚入职半年就创造了当时医院的奇迹——被评得了先进个人。1989年,随着医疗改革的步伐,医院需要重症医学,徐磊便和秦英智主任创建了当时只有两个重症医生的重症医学科。
科室建立起来了,选择哪个方向发展至关重要,徐磊协助秦英智主任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及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总结出清晰的发展思路,选择了以氧疗及机械通气为研究方向。通过多年的努力,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现有了一支医护人员梯队合理、技术精湛、救治能力突出的优秀医疗队伍,在机械通气方面硕果累累,得到了同行广泛认可。
摸索中前进
重症医学科自2008年提为二级学科,虽然其历史很短,但发展极为迅速。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徐磊指出,培养一个合格的重症医学人才的周期时间很长。与当下快速发展的重症医学科床位比较,显示从事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与床位比例明显减少,这也反过来造成医护人员的压力急剧增加,恶劣环境造成一些地区不同层次的人才流失。如何留住人才,以及培养合格的临床与科研均衡发展的重症医生,值得每一位重症医学科领导思考。
此外,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实施,医疗改革的推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据徐磊介绍,目前一些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在发展壮大,但也有些医院则在退步,全国各地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与医疗的市场化有很大关系。针对同质化问题,徐磊认为专培基地的重症医师培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虽然有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但重症医学总体而言是进步的,召开的学术会议从最初请其他学科的专家来讲课,到如今的相互学习,多学科交融显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天普洛安上市20周年,徐磊对该药表示祝贺及肯定:就抗炎效果而言,天普洛安表现的很不错。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临床应从多方面去评价一个药物的治疗效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