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万献尧教授谈ICU:有压力才有动力

时间:2019-04-23 16:00:39来源:未知作者:宋箐

上世纪80年代,在高中老师的建议下,万献尧走上了从医之路。凭着坚持实践,刻苦钻研,善于思考,奋斗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的万献尧紧紧把握着重症医学发展的脉搏,能将最先进的学术观点与具体患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重症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微信图片_20190423160240.jpg

万献尧教授

能解决亚专科解决不了的问题

万献尧对重症医学科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社会的进步使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医学各专业分化得越来越细,治疗水平也在提高。而人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疾病的发生会影响到人体各系统、各器官。在此背景下,仅凭单独的一个亚专科想要解决作为整体人的问题,尤其是在患者病情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医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依靠亚专科解决不了上述问题,重症医学应运而生。正是看到了重症医学的发展前景,可以解决亚专科医师解决不了的问题,万献尧选择了重症医学。当万献尧发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能确确实实解决患者的问题后,更是兢兢业业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

人品最为重要

在万献尧看来,优秀的急危重症医生应医、教、研同步发展。不仅要临床技术过硬,教学能力同样要好,能为急危重症医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还要从临床当中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扩大影响力,从而推动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作为ICU科室主任,万献尧在培养科室年轻一代时,最注重人品。他说:没有人品,即使再高的智商也不行。

谈及ICU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万献尧认为,要干好任何一项工作,压力都不小。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他不认为重症医生的压力就比其他科室医生的大。一定要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懂得换位思考。成功抢救危重患者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万献尧强调。

先扫自家门前雪,再管他人瓦上霜。这是万献尧常说的一句话,作为重症医学医生,他认为只有积极出色完成了自己的本质工作,才能不给他人添麻烦。同时在有精力的条件下,帮助他人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才能让患者、家属及社会更满意。

最后,今年是天普洛安上市20周年,万献尧对该药表示祝贺及肯定:临床上,天普洛安与其他药物手段配合使用,在免疫调理方面可以达到非常好的疗效。可以说,天普洛安的使用给临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手段。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