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臣:外科医生的“定心丸”
“在手术中,不论是外科医生还是麻醉医师,做出的一切医疗决策都要以患者为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刘敬臣教授表示,“外科医生与麻醉医师协调合作,共同保障患者的安全,这是我们麻醉科的理念!”
对于疑难危重患者,刘敬臣教授仁心仁术,从不轻言放弃;面临手术中突发紧急情况,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对待无心向学的学生,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深感麻醉医师数量匮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他则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于麻醉医师专科培训,为广西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千余麻醉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 刘敬臣教授
不放弃患者和学生
曾经一位胸椎手术患者在术中突然出现主动脉弓破裂出血,心跳停止,体温降至33°左右。面对大量出血又无法实施有效的心脏胸外按压的情况,刘敬臣教授立即组织心胸外科和血管外科的专家到手术室现场抢救。经过30多分钟的紧急抢救,患者终于恢复心跳,术后完全康复出院,无后遗症。
从事麻醉医学30多年来,刘敬臣教授参与的重大抢救不计其数,只要有他在场,手术医生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放心许多。
不轻易放弃任何患者,也不轻易放弃任何学生。2007年,第三学年由临床医学专业分流到麻醉专业的医学生中有3名成绩较差(曾留级1~2年),其中1人甚至累计28门课不及格。“如果在其他学校可能就劝退了,但是既然来麻醉科,我们就不会放弃他们。”发现学生存在厌学、上网成瘾等问题后,刘敬臣教授等医务人员轮番上阵,多次对学生们做思想工作,甚至安排专门教师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业辅导。经过近2年循循善诱的教导,学生们逐渐端正了学习态度、戒除网瘾,不仅掌握了麻醉学基础理论和技能,还通过补考顺利完成了学业。如今,他们已在广西、湖北等地的医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广西的麻醉医师队伍中,至少有1/3麻醉医师毕业于我校麻醉学专业本科或研究生(硕士/博士)。”刘敬臣教授欣慰地说。自1993年招生以来,麻醉科培养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已近千人,培养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约300人,不仅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量麻醉人才,还推荐科室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和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等各级学(协)会相关任职。
推动麻醉学科发展
严抓医疗安全始终是刘敬臣教授的工作重点。作为麻醉科主任,十余年来,麻醉科每天早上做重点疑难患者的病例汇报,每周开展麻醉理论学习小讲座和病例讨论,每月进行医疗质量总结,既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逐步提高麻醉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广西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刘敬臣教授秉承“为大家服务”的原则,每月组织开展下基层等学术活动,不仅邀请麻醉专家现场授课,还借助网络平台转播课程,帮助广大的基层麻醉医师提高业务能力。此外,他通过向全省医院麻醉科通报“每月质量控制报告”等措施,带动提高广西省临床麻醉的质量水平和质控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57年,最初只有3名医护人员,现已发展为集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科室医护已近百人。新世纪以来,麻醉科陆续开展产科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麻醉、静脉靶控输注技术、可视化麻醉技术、麻醉深度监测、PICOO高端血流动力学监测、新生儿复杂先心矫治术麻醉、连体婴儿分离手术麻醉、小儿肝脏移植手术麻醉、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等先进麻醉技术。同时,麻醉科在科研领域也成果颇丰,不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他厅级课题25项,还荣获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其他厅级科技奖13项。先后获评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创伤与急诊麻醉、老年人麻醉、骨科麻醉、区域麻醉等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小儿麻醉专培基地,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作为广西省麻醉医学执牛耳者,刘敬臣教授说:“要根据学科实际情况,立足广西,打造面向和服务广西及东盟地区的麻醉学科。建设核心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的临床医疗服务、人才培养、临床科研与技术推广基地,更好地发挥学科的区域性辐射和引领作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