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七十周年之际,总结景炳文教授从建国初期参加工作,在党的指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关怀下,成长的过程和努力的成果,向祖国七十周年献礼。
长海长征医院急救科 景炳文教授
景炳文教授,主任医师,男,1933年3月出生于浙江海盐,共产党员。1950年参军进入浙江军区军政干校学习医学,1957年又考入重庆第七军医大学(现为陆军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1962年毕业后任福州军区卫校内科教员,后调任江西鹰潭解放军184医院内科任副主任,1977年调入福州军区总医院任心内科副主任,兼任杨成武司令员、李志民政委两位老上将保健工作。1979年担任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ー届三中全会的保健工作。1983年调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从事心血管内科。1984年担任上海市某领导患有急性心肌梗塞而发生猝死,景炳文教授担任抢救组组长,负责急救任务,同时负责中央军委领导人的会诊任务。1986年组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从事急、危、重症临床与科研工作,先后赴美、加、德、日、法、比利时和以色列等国参加国际医学会议并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曾任中华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危重病医学专业组组长,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急诊、ICU质量控制中心首任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景炳文教授主要从事急危重病医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率先在上海开设综合性ICU,开通快速急救“绿色通道”,实行急诊抢救室与ICU紧密结合“一体化”模式,在《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上发表“一科二室”,即急救科前沿阵地为急诊部与后方基地为全院综合性ICU和康复病房紧密结合,以减少医疗环节,缩短就诊时间,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使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为全国急危重病救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最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人培养建设,最有利于院内急危重伤病人救治。
景炳文教授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尤其在心肺脑复苏、难治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与衰竭(MOF)、多发伤复合伤等危重病诊治水平在国内领先,经常应全国各地邀请会诊,抢救疑难危重患者并获得好评。
景炳文教授在探索亚低温、高压氧、乌司他丁等对心肺脑复苏,对脑细胞保护及功能恢复有一定见解。
景教授在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从男性尿中提取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即乌司他丁,它是一种糖蛋白,其分子量67000Dd,具有水解酶作用,是人体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组织细胞的重要药物。其人体生理作用有三点:1.抑酶作用,2.抗炎作用,3.改善微循环组织灌注作用,是一种非感染性炎性介质,改善血管通透性,与人血白蛋白快速滴注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简称CLS)有良好疗效,在基础研究上发现量效关系(见下图)。
在临床上也有同样的发现,景教授针对乌司他丁量效关系有较深的理解。
景教授经历50年临床探索和经验的积累,于2012年撰写出版《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专集,此书国内外只有文章尚未发现专著。在救治上大胆提出“三步疗法”1 .大剂量乌司他丁修复毛细管内皮细胞,起到“堵漏”作用;2 .快速静滴大剂量白蛋白(高渗),将血管外液回入血管内,起到“拉水”作用;3 .速尿或连续性替代治疗(CRRT)起到将血管内多余液体排出体外,起到“排水”作用。解决了这一临床难题,挽救不少濒死患者,此法在国内外尚属首创。
在学术理论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景教授就带领一支年轻队伍开展了ICU,30年来日夜拼搏,全身心投入学科建立和发展,在为救治急危重伤病人,经常连续数日以科为家。1995年在多位教授支持下主编《急症急救学》(1995版),该书以症状为主线紧靠临床实践,符合临床诊疗需要。2008年主编撰写《急危重病例救治与分析》,这是一部临床实践总结书,深受广大同道们的好评,已反复印刷5次。2012年主编又撰写出版《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专集。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并参与《交通医学》、《灾害医学》、《现代急诊医学》、《急症内科学》、《内科诊疗常规》、《危重病急救手册》、《地震后救治》等书籍的编写。先后担任《中华急诊医学》、《中国急救医学》、《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内科急危重症》、《实用内科》、《岭南急诊医学》等杂志的副主编或编委。景教授在临床实践除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外还在其他领域进行探索,如重症胰腺炎、战创伤、脓毒血症、各种类型的休克、脑出血(尤其脑干出血有效果,但脑死亡无效果)、重症肺炎和禽流感、中暑、中毒(硫化氢、有机磷、二氧化氮中毒等)、心肺脑复苏等领域。景教授在救急危重症病人救治中体会到乌司他丁在救治过程中,宜用药要早,剂量适当要大,才能发挥量效关系,疗程要短,不可突然停药,否则会引起反跳,结合人血白蛋白(高渗)的快速滴注,对毛细血管渗漏有良效,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常获速效,甚至会出现奇效,在临床使用中未见毒副作用,望临床医生深入探索。
在危重病领域中景教授首次率先应用中药生大黄对胃肠功能防治做了系列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理想效果,为中医药在急危重病急救治疗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景炳文教授曾获中国医师协会“特殊贡献奖”,获全军急救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第9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杰出开拓奖”,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上海市优秀发明奖;MOF临床救治水平在国内领先并获医学进步奖;其具有特殊意义的“急性放射综合救治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从业以来,荣立三等功8次,书面嘉奖5次。
1995年10月6日参加中央军委领导同志(江泽民)与全军后勤学校技术大会,2006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关心看望普外科专家华易慰教授,邀请景教授从上海到北京主持会诊。这些为扩大和提升急救科在院内外影响奠定重要基础,景炳文教授享有较高到知名度和学术威望,也是全院医护人员树立学习的楷模。
景炳文教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几十年不断努力学习、勤劳工作、八十六岁高龄仍在第一线上抢救危重病人,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祖国的培育,医院领导的支持,同仁的合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