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洁若:你爱的舞台 由你来建造
38年前,在广州市当时的“西伯利亚”地带——天河区,一名20来岁、刚刚踏上医疗之路的年轻女医生,正低着头、神情专注地在简陋的诊室内,用一块又一块木头和玻璃,钉做用来进行医学实验的培养皿。她和同事们一起挑选建造实验室的地板、砖瓦,亲手栽种一草一木。
她就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古洁若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首届名医。从医38年来,古洁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淀了深厚造诣,尤其对脊柱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我们结伴,在这块土地上,你爱写的,你爱唱的、你爱的舞台,都可以由你来建造。”科室前辈的这句话,一直铭刻在古洁若每天的医疗人生中。
只要做到最极致 就不后悔
1978年,广东风湿免疫界先驱余步云教授创立了风湿热专科门诊风湿免疫专科,并设立了专科实验室。1985年,科室正式建立,成为华南地区最早创建的风湿免疫科,全国建立最早的风湿免疫科之一。筹备期间,导师余步云教授两次找到古洁若,近乎命令——“你加入我们团队,全身心投入到风湿免疫专业吧!”
如今,每每忆及当初,古洁若满怀感恩。30多年来,古洁若与全科同仁风雨同舟、共同努力,不断发展完善科室自身建设,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国内风湿病学的发展壮大。
如今,大家亲手缔造的实验室已成为全国最早开展风湿病检查的实验室之一,也是华南地区最全面、最准确的专科实验室。
作为科室的第二任主任,古洁若郑重地接过余步云教授的接力棒,传承科室发展的精神和作风,倡导举办了中南六省首届风湿病学术会议,带领科室主办了三届强直性脊柱炎国际论坛,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外风湿病学界学术交流,将中山三院风湿免疫科水平向纵深推进,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方面,曾走访收集了5000多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资料,建立了国际上该病最大的数据库。
2012年,科室在国际遗产学最权威的《Nature Genetics》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人群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研究报告,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高度评价。如今,科室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到达国际先进和国内部分领先的水平。临床上,近七成是疑难重症患者。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尽力了,做到最极致了,人生不后悔了,就可以了!”古洁若感慨。
累累硕果 不归为自己
“做为一名医生,为患者看好病,享受医患深厚感情,于我而言,已非常满足!但,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还有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育人!”如今,已近花甲之年的古洁若,早已桃李满天下,80多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不仅遍布全国医疗单位,还辐射海外很多国家。
曾经,古洁若带领着学生、趁着节假日奔波各地,收集家族疾病谱样本;曾经,为了传承科室老一辈专家的精准医疗思路,古洁若和学生们排除万难,走进监狱,获取患者的精准样本信息;曾经,古洁若和学生们天寒地冻中徒步进大山,采集样本……一段段岁月,至今历历在目。
曾经荣获卫生部科教司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荣誉奖”、中国五洲女子科技奖、医学科学创新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项荣誉的古洁若,说起累累硕果,由衷表示几十年积累下的临床经验,不归为自己,要传承给后人。只要自己还能工作,就要将学科工作做到极致!
多年来,古洁若在国内外共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在 Nature Genetic,Arthritis & Rheumatism 等 SCI 收录杂志中发表第一 / 通讯作者80余篇,著作等身。在她的推动下,中山三院风湿免疫科成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的重点专科,为全国输送了大量风湿病学的专业人才,为中国风湿病学的推广普及、精英提拔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