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驰华:数字医学技术先驱
1975年,念高中的方驰华在一场篮球比赛后,忽然右腿瘫痪无法走路。最初,医生诊断是“骨癌”,不仅要锯腿,生存期也只剩6个月。年少的方驰华“坚决不锯腿”,他找到乡里的中医,结果20多副中药和几次火罐就治好了病。“在我小的时候,农村普遍缺医少药,医疗水平低,很多疾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参军后,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军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方驰华教授回忆。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方驰华教授
2002年,已是博士生导师的方驰华成为钟世镇院士的博士研究生,自此开始了数字医学技术建立、转化与实践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为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方驰华在三维可视化、3D打印、ICG分子荧光成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和光声成像等技术在复杂肝胆胰疾病精准诊疗领域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他表示,“科研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临床需求为目的,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和研究。”
方驰华分别主持“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仪器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获得资助经费累计近3000万元。方驰华团队建立了原发性肝癌、肝门部胆管癌、胰头癌、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断与治疗平台,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他的研究项目不仅获得软件著作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组织制定和发表了两部三维可视化诊治应用《指南》和八部《专家共识》,主编出版了《数字化胆道外科学》、《数字化肝脏外科学》和《数字化胰腺外科学》,还在全国500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8年,方驰华团队完成了国际首例三维可视化、ICG分子荧光联合增强现实技术导航的3D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这一创举开启了外科手术新时代,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方驰华表示,“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手术的实物参照和术中导航,还能让患者及其家属清晰地了解病情,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效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