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安建雄 医生手里有患者的生命

时间:2019-05-09 10:39:25来源:未知作者:尹晗

image.png

“多年前,在乘绿皮火车回家途中,恰好遇到我崇拜的作家坐在对面。他对正在读医学的我半教训半自语般喃喃地说:医生的手里有患者的生命!这句话让我一直牢记在心。”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麻醉与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安建雄教授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从工作第一天开始就要帮助患者,这种帮助要持续一生。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也就越来越懂得生命的可贵。安建雄说:“对我来说,选择救死扶伤的医生职业非常值!”

做“三好”医生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安建雄认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应具备三好:身体好,头脑好,医德好。医生的工作很辛苦,要经常熬夜,身体素质一定要好;医生不仅要在读书时强闻博记,工作后也要终身学习,所以头脑要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医德要好,一个品德不好的人绝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医生。

安建雄表示,医生,特别是那些有理想、有追求的医生,注定会有与其他职业不一样的生活。临床上,照顾患者会花去医生很多时间,而医学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医生一辈子都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写作和学术交流,这些工作基本都要在业余时间进行。等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医生,又需要培养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这些同样需要耗费大量业余时间。“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有机会为患者,特别是疑难患者解除痛苦。”

为患者“不痛”而坚持

20世纪80年代末,安建雄开始学习疼痛的治疗和研究,90年代后期开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着手研究心绞痛,并开展了大量创新工作;近年来,他又将股骨头坏死、慢性盆腔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作为主攻方向,开展了大量原创性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安建雄注意到,目前大多数疼痛科医生在遇到神经痛患者时,习惯阻断神经传导通路,以阻止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恰恰犯了大错,神经被破坏后,患者会出现‘痛性麻木’并发症,不仅疼痛没有消除,还会增加麻木的新痛苦。有些患者会因为难以忍受出现精神障碍甚至自杀!”

安建雄表示,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周围神经、神经节、脊髓、丘脑及皮层等所有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软件”和“硬件”复杂的整合和处理,简单地破坏周围神经,不但不能阻止疼痛,而且会使得疼痛诊断和后续治疗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动物研究表明,采用镇痛、神经营养和修复、电磁脉冲刺激等神经调控措施后,疼痛的预后远远优于神经破坏,但如今,仍有大量神经痛患者在接受神经破坏性治疗,这种情形亟待改善。” 

 “目前,还有很多疾病无法得到妥善的治疗。但每当我们取得一点突破的时候,都会非常欣慰,认为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是值得的,这使我格外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工作。” 安建雄说。

患者鼓励我们继续试验

安建雄说:“古代,我国的医者会把患者看作衣食父母,而西方医生则认为患者是最好的老师。我却认为,两者皆而有之。我们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患者!”

20世纪90年代,安建雄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时接待了一位患者,患者曾是陈毅元帅的警卫排长,手上患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非常痛苦。安建雄用了很多方法都无法缓解,最后,他尝试使用从非洲辣椒中提取的辣椒辣素进行治疗。理论上,辣椒辣素注射到神经后,可以减轻疼痛而不影响运动功能。但这种药却从未在人身上使用,国内也找不到。安建雄和同事们想尽办法,终于把药物带回国内。但由于经验缺乏,药物注入到患者的上肢神经后,不仅诱发了严重疼痛,还引起了严重哮喘发作。“患者却鼓励我们继续试验、研究。最终,我们改进方法后,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没有这位新四军老战士的献身精神,我们不可能获得宝贵经验。”

安建雄还曾收治过一位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患者在短时间内就进展到股骨头塌陷四期,很多专家都让他做人工股骨头置换。但患者认为,骨头是爹妈给的,一定要争取保住。他坐着轮椅找到安建雄,并表示:哪怕拿我做实验也行!“正是因为这位患者的积极配合,在经过全新方法治疗半年后,他竟然可以扔掉双拐,跑步、爬长城了!现在,他还成为了我们医院的志愿者。”

安建雄说:“我曾是一名麻醉医生,不知曾把多少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但当我们通过努力,让即将瘫痪、残废的患者重新奔跑时,那种成就感与喜悦是前所未有的。医生手里有患者的生命,医患关系应远远超越世界上任何人际关系。”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