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眼科大师”谢立信院士的中国眼科梦

时间:2019-07-04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宗俊琳 蔡增蕊 熊文爽

为弘扬“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卫生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眼科广大医务工作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先进事迹,由《医师报》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和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寻找最美眼科医生”活动已连续4年记录这些美丽而温暖的眼科医生以及眼科团队,从爱心、责任心、公益心等角度,打开“最美眼科医生”的新视角。

2019寻找最美眼科医生

blob.png

“他总是以高要求、高标准要求自己,繁琐、细致的工作从来没有出过纰漏,他用细心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许,他用技术托起了光明的绿洲,有实力才能赢得尊敬。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6月15日,由《医师报》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和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最美眼科医师”评选结果,在2019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期间揭晓。《医师报》黄向东副社长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荣获“眼科大师”称号。

谢立信院士提到,自1989年归国后,他在50多岁时于青岛创建山东省研究所,60多岁时在济南创建山东省眼科医院。如今,在70多岁高龄之际,他再次接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建设眼科学院的任务。他表示,“我的一生都在不停地创业,因为我要为国家打造眼科平台。”

“国家在发展,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团队,只有具备二者才能取得创新性成果,才具备国际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眼科医学的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学科交流日益活跃,众多同道们的辛勤付出终于开花结果。谢立信院士表示,“提高我国眼科医学的国际竞争力,将眼科事业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奋斗目标!”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宁利教授介绍,谢立信院士是我国眼科超声乳化和白内障手术的最早引进者和技术推广者。“谢立信院士已至古稀之年,本可颐养天年,但他仍坚持奋斗在眼科医学领域。我们后辈还有什么理由不拼搏奋斗呢?” 

谢立信:要做就做最好

从一名医学院的普通眼科医生,成长为中国眼科界的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眼科界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将中国眼科角膜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等各方面都推向了世界前沿。他用自己半个世纪的精彩经历,呈现了眼科医学理想的无限精彩。他就是眼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

1965年,在山东医学院毕业的谢立信被分配到潍坊医学院,并被眼科主任看中挖到眼里。1975年,潍坊医学院成立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眼科随之创立。万事开头难,面对一只手电筒、一台眼底镜、一张视力表的基础设备和有时一天不见一名患者的窘境,谢立信没有丝毫颓意,暗下决心要用技术赢得患者、赢得眼科的明天。

1981年,他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如今,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眼科实验室已经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他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

1987年,谢立信得到美国国家防盲研究会的防肓奖学金,来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师从世界角膜病权威Herbert.E.Kaufman教授从事角膜病的研究,成为他的首位中国学生。彼时,他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拼命学习各类先进技术。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发表了5篇论文,两篇被推选到“世界视觉和眼科年会”上发言交流。《佛罗里达州报》头版头条大篇幅地报道了他在美国所取得的研究成就。

两年后,他怀着发展中国眼科学的信念,婉拒导师的盛情挽留,带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回国。1990年,他来到青岛筹备建立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004年,他又在济南创建了山东省眼科医院。如今,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已成为国内综合排名前十的知名眼科科研、教学、临床基地。

对此,谢立信说,“作为一名学者,我从来没有什么成为院士的目标。但是我始终有一个追求,就是要做到最好。”

blob.pn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