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冯四洲:朴实的心 最美的爱

时间:2019-07-18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王丽娜

blob.png

被称为“韩剧三宝”的白血病,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里的绝症。 “白血病在20世纪80年代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疾病,我大学毕业那年(1988年)同班同学就得了白血病去世,高中时的一个副校长也得了白血病,两个月左右就去世了,那时的治疗手段非常少。”见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移植诊疗中心副主任冯四洲教授总能被他的笑容感染,但忆起当初他仍不能释怀,这也是冯四洲和白血病最初的缘分。随着改革开放,国外先进诊疗技术的引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血液病工作者不舍昼夜辛勤的付出,我国在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半相合移植等很多白血病治疗亚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亚型甚至只需药物治疗即可治愈。

奥运圣火点燃时,冯大夫也点燃了我生的希望

据统计,在儿童及35岁以下青年人群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死亡率高居首位,而这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同样处在花一样年龄的石家庄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小岭在本该开始人生精彩的年龄,却被命运甩到了白血病这条通向死亡的快速路。2007年元旦,小岭被确诊患了急性髓系M6型白血病,带上家里凑的仅有的6000元钱慕名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治疗,做了一次化疗,钱就已经花光了。无助中,她的主治医生冯四洲多次为她联系捐款。“我记得特别清楚,2008年3月24日,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的那天,冯主任为我成功移植后,我在移植仓里看到奥运圣火点燃的画面,心里第一次燃起了生的希望。”不幸的是,移植没多久白血病三大并发症之一的感染又找上了小岭。白血病患者的肺感染极为凶险,已经没有钱的一家人这时准备出院回家,等着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又是冯四洲在最难的时候,拿起电话多方求助,为小岭筹集到了救命钱,还联系胸科医院的专家为她打开了延续生命的绿色通道,感染得以治疗,最终白血病这个恶魔也在冯四洲带领的医生团队的日夜护航下被击退,小岭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冯四洲的鼓励下,2011年她还勇敢地组建了家庭。“幸福光顾了我这个身患绝症的人,没有冯主任我想都不敢想,他对于我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

“医生比患者可能门路多一些,有时打打电话就能帮上他们。” 冯四洲说,多么朴实的语言啊,他的患者们都知道,没有无边大爱是无法做出这种行动的。

善良会“传染”

白血病的化疗和移植都需要很多钱,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首先压垮患者的可能不是白血病,而是没有钱。冯四洲所做的已经超出了医生的职责范围,为了他的患者一次又一次登门或者打电话向各个能求助的地方求助,忙前忙后四处筹集资金,竭尽所能多挽救一位患者。

善良会“传染”,冯四洲身边的很多患者被他感动, “我家里生意做得大一些,我也可以帮帮病友们。” 冯四洲的一位患甲状腺癌,放疗后继发难治性白血病患者说。“冯大夫,我这里有6万块钱,别人给我捐的款,住我儿子旁边床的大哥家里比较困难,您就帮我给他吧。”来自牡丹江的赵先生说。后来冯四洲才了解到,钱是他自己的,不是什么捐款。

只要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被重视的不只有身体,还有心灵,很多患者诊断白血病后接受不了,无助痛哭,冯四洲就请已经得到缓解长期生存的患者来医院为他们做思想工作,同病相怜的人最能给彼此带来慰藉和斗志。“很多治愈患者都是自愿来这做志愿者的,另外我们还建立了白血病患者群,病友之间的安慰鼓励是别人替代不了的。”冯四洲说道。

30余年坚守和探索只为护佑生命

白血病是一种凶险的血液疾病,进行移植和化疗后也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我在我的两位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都是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冯四洲说起他的导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第一人严文伟教授和急性白血病化疗大家卞寿庚教授,非常自豪和崇敬,“为了治愈患者,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节假日,不管白天晚上一门心思扑在患者身上。”这种言传身教也让冯四洲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医生们都努力继承老一辈的传统,一切以患者的治愈为中心,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白血病研究以及患者治疗上。从以前的BP机到现在的手机,唯一不变的是每一次的招之必到。

冯四洲以及我国血液病学研究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及时将国际国内先进研究成果应用到白血病患者治疗中,让中国的白血病治疗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从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基本治愈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到靶向治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结合治愈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白血病,从无关供者移植天涯海角找供者到半倍体移植的自家供者,奇迹一次又一次在神州大地上演,血液工作者的无私付出换来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