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医院王越:“支持我的孩子也当医生”
6月16日,记者联系上王越时,他正在澳洲进修,忙碌一天的他,加了微信后,直到当地时间晚上9点才有空接受记者的语音采访。
王越,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2011年通过公开招聘,考入闽东医院骨科工作。高考志愿打算学医时,母亲因为觉得学医苦,工作压力大,心疼儿子而坚决反对。
但因为自己的坚持和父亲的暗地里支持,从此走上了一条让父亲和自己都骄傲的“不归路”,王越也成为闽东医院所有主任子女里头,唯一一个选择医学道路的。
王越的父亲王春是一名医术精湛的老骨科,闽东医院骨科分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还有一堆重量级的头衔和荣誉。从小父亲的“自带光环”,让王越埋下了学医的念头。
“小时候不懂医者仁心、救死扶伤这么高大上的名词字。只是和父亲在散步时,经常会碰到父亲曾经救治过的病人或者家属,他们都很尊敬父亲,满脸写着感谢,让我觉得这个职业很牛逼。”王越说。
毕业工作后,父亲的敬业、执着、专注更坚定了王越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一生身白大褂所包含意义的理解也更加刻骨铭心。
刚入职的时候,医院接收了一位股骨骨折的病人,同时还是一个艾滋病人,这让一些“恐艾”心里作祟的医生打了退堂鼓。作为技术骨干和科室领导,王春严厉地说:“你们有什么理由不给治。”老前辈的话,惊醒了一时患迷糊的医生,最后在手术王春主持下完成。
对父亲的崇拜,不仅来自于情怀,更来自于专业。尽管已经62岁,王春每周几乎还保持15至17台手术的繁重工作量,下班之后都还要看医学专业书籍杂志到凌晨一点多,保持医术和学科前沿的知识更新。
“没时间锻炼,每天上下班从来不坐电梯,八层楼就是爬上去。爸爸好几个朋友也是在医院里,老一辈人对医术、对工作的执着追求,真是我们这代人要好好学习的。”王越说。
在一次诊断过程中,王越犯了年轻一代医生过分依赖现代仪器设备的通病,打算给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动手术。临床经验30多年的王春看到后,让王越再次诊断,最后发现病人病因是胸椎长肿瘤。
王春除了是王越的父亲、导师,又是领导,这让王越在称呼频繁切换过程中,有时显得有些尴尬。当然,他们更是战友,经常两个人同台手术,下班后一起探讨,相互进步。
说到医学传承的问题,王越坚定地说:“从业六年,我从没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将来也不会。如果我的孩子有兴趣,我也会像我父亲一样的,支持他学医,这是一份光荣而充满使命感的职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