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医界丰碑 | 韩启德院士点赞第六届医学家峰会:每次都像过年一样热闹!动员力强,导向正面!
还是那双温暖的手,融化冰雪山寨;还是那份浓浓的情,化作天地大爱……
你来了,你们来了,我们大家都来了!1月10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女高音胡琳动人的歌声中,由《医师报》主办的“第六届医学家峰会”如期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教授和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终身名誉会长殷大奎教授发来视频致辞;原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教授、樊代明院士、韩济生院士,周宏灏院士、廖万清院士、程京院士、董家鸿院士、陆林院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学/协会负责人、各学科菁英、文艺界、出版界、企业界的领导嘉宾参加会议。
“科学治病,艺术医心。”抗疫雕塑《使命》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创话剧《人民至上》编剧刘金妮,国家一级演员何瑜、刘晓翠、莫元季、江佳奇和青年演员蔺达诺等剧组成员;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女高音胡琳;著名硬笔书法家、教育家、诗人庞中华;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相声、快板演员杨广业先后登台演出、分享,将第六届医学家峰会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也深刻地诠释了“医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这一深刻的哲理。
“此前,医学家峰会已成功举办5届,每次都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动员能力很强,导向也非常正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称赞。他表示,《医师报》创刊十五年来,不断开拓创新,越办越火、越办越好,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和热爱,也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十五年来,《医师报》大力促进了医师交流,有力维护了医师权益,是中国300余万医师的好朋友!我为《医师报》点赞!”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俞光岩教授说。
由《医师报》社主办的“医学家峰会”自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旨在打造业内有影响力和品牌力的医学家们的巅峰盛会。为响应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峰会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召开,由《医师报》直播中心直播,腾讯新闻、腾讯健康、腾讯视频、搜狐健康、搜狐视频、新华网、百家号、新浪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微博健康、一点资讯、人民日报客户端、好医靠、海上名医15个平台同步播出。直播期间,累计收获点击量195万人次。
领导致辞
中国医师承担着护佑14亿国人健康的重大责任,医疗工作任务繁重。但他们无怨无悔,始终把保卫国家人民健康作为第一要务。因此必须要爱护医师团体、保护他们,争取他们应该有的权利,鼓励他们。
《医师报》作为“医师自己的报纸”,从诞生之日,就担负起了艰巨的历史使命。他不仅是医师群体的发声渠道,亦是引导公众的舆论工具,更肩负着“共铸医学影响力”“用科学影响健康”的责任。创刊15年来,《医师报》履行着“替医师说话”“保护医师”“促进国内外医师交流”的职责,为推进行业前行贡献出了媒体的力量。
中国医师协会创会初期,由于大众对这个行业组织不够了解,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协会进行宣传,以便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其他行业协会、社会对其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给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想有一份属于中国医师协会自己的报纸或杂志。而《医师报》与中国医师协会的合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5年来,《医师报》在服务广大医师,做好协调、自律、维权、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从不同的侧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外,《医师报》还开展了大量的公益活动,印象最深的是汶川地震发生5年以后,我们组织了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专家、医院管理者一起,去参观当时他们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现场。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汶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教育。那次活动规模较大,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充分地体现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愿《医师报》成为全社会和广大医师喜爱、党和人民信赖的一份好报纸!
创刊15年来,《医师报》在弘扬我国广大医师职业精神、促进学术交流、报道先进事迹、传播典型案例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希望《医师报》在宣传、倡导广大医师全面深入参与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的制定,分享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卫生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公立医院作为疫情防控主阵地,受疫情影响,也出现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何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病毒的风险?如何加强呼吸、重症、感染性疾病科等学科建设?如何尽早摆脱疫情阴霾,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值得广大医院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各级医生总结和思考的问题。
《医师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在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努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的同时,打通线上线下,联合多家医院管理者,就疫情期间医院管理相关话题进行20余场“云讨论”,包括“后疫情时期,大咖话医院管理”“平战结合 医院全面高质量发展”系列论坛等,为全国医疗机构化挑战为机遇,实现长足发展提供了借鉴。
2021年,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为积极适应“十四五”提出的新要求,着力推进“公益强医”创新工程,按照“突出公益性、兼顾学术性、注重规范性、体现独特性”要求,加强各学科专家委员会建设。
为此,基金会专门发起设立“健康中国创新管理发展专项基金”,邀请《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女士担任管委会主任,通过支持在医疗卫生领域开展公益活动,帮助医务工作者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帮助患者提高就医满意度、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家属纾解压力,提升国人健康素养,用慈善力量为医院、医者和患者之间搭建一座通往健康之路的“彩虹桥”。
抗疫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公民健康素养的大考。据尚未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毫无疑问会超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20%的既定指标。从一定意义上讲,防控新冠疫情,显著加快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显著促进了公民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社交行为的养成。
健康传播离不开媒体的鼎力支持。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医师报》,在传播医学科学发展资讯、传播放大医务人员的声音等方面,发挥了行业媒体的重要作用。
《医师报》自创刊15年来,以“共铸医学影响力”“用科学影响健康”为己任,荣幸成为深化医改的见证者和记录者。2020年,《医师报》直播中心正式成立。一年来,直播中心举办了300余场直播,点击观看量超过1亿,单场最高观看量超过700万。
至此,《医师报》形成了以报纸、微信、头条号等新媒体矩阵,直播为扩展的四大支柱业务并驾齐驱发展,形成了拥有百万专科医师读者、百万新媒体大众用户的五位一体融媒体发展平台,实现了报纸内容的转型、升级,不断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从第一届医学家峰会开始,康弘药业就开始与医师报共建战略合作。6年来,康弘药业与《医师报》共同推动了和打造很多创新的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也见证了《医师报》和医学家峰会在各位领导、专家的支持下,一步步成长为引领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未来,康弘药业将持续整合自身资源优势,持续助力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在提升综合医院学科建设、助力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关爱医护人员等领域,贡献我们的力量。
荣誉时刻
自2020年开始,《医师报》发起“致敬医界丰碑”系列荣誉,致敬并纪念“医界丰碑”式的医学专家。2021年1月10日,在第六届医学家峰会上,公布了十大医学先驱和十大医学泰斗。
致敬医界丰碑
十大医学先驱
十大医学泰斗
吴孟超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顾玉东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曾溢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儿童医院
张金哲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儿童医院
陈洪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宏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廖万清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皮肤性病与真菌病研究所
吴以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曹泽毅
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航空总医院
朱宗涵
首都儿科研究所
为弘扬抗疫精神,我国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抗疫而塑,为抗疫而演,为抗疫而书,为抗疫而歌,弘扬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代表医疗卫生行业,向抗疫雕塑《使命》的创作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和原创话剧《人民至上》剧组代表何瑜颁发特别荣誉,以此表达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对于文艺工作者最崇高的敬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