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医声 ⑨ | 黄宇光委员: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冰雪运动医疗救治体系
“北京 2022 年冬季奥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实现了我国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在冬奥会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冰雪医疗保障团队和志愿者的贡献得到国际奥委会和运动员的高度肯定。但也因为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处于初级起步阶段,所以本次冬奥会一定程度上尚需要依赖国际滑雪医生进行技术支援。在冬奥滑雪医疗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药品和设备并不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尴尬现状。”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序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带来了他今年的一个提案——建议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冬季冰雪运动和国际赛事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主任黄宇光
“冰雪运动是一项相对风险较高的体育运动,为了冬奥运动项目的持续发展和普及推广,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冬季运动医学救治和保障体系建设。”黄宇光表示,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高山滑雪和冰雪运动国际赛事。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赛事皇冠上的明珠,是关注度最高也是参与度最高的冬季运动项目之一,但意外受伤率也较高,是冰雪运动中医疗保障的重点之一。
我国高山滑雪运动的医疗救治队伍建设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在本次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前基本属于空白状态。客观上仍缺乏国际大赛医疗保障的实战经验。随着冬奥会成功举办,相信未来我国将会有更多冰雪爱好者将投身其中。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在2022冬奥会闭幕式上正式表示欢迎中国成为冰雪运动之国。”黄宇光议案建议,为了高山滑雪和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提高承接国际大型冰雪赛事的医疗保障能力,建议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冬季冰雪运动和国际赛事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以下为黄宇光议案提出的我国高山滑雪医疗救援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高山滑雪医疗保障体系尚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体系。为了筹备北京冬奥会,冬奥组委会提前三年就开始招募医生志愿者进行滑雪技能培训,取得成效,展示了中国滑雪医生的形象。
本次冬奥会一定程度上尚需要依赖国际滑雪医生进行技术支援。在冬奥滑雪医疗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药品和设备并不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尴尬现状。例如,欧洲常用于雪上急救的氯胺酮并未被纳入冬奥会药品名录;止疼药应用方面,欧洲习惯将芬太尼通过黏膜气化装置(MAD)喷鼻使用,但此种用法在我国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并且缺少喷鼻设备。
因此,高山滑雪医疗救援,在专业医疗人员培养,专业装备配置,特殊药品和专业救治流程等方面都有待完善。我国延庆高山滑雪 中心和其他国际高山滑雪中心相比,气候寒冷,瞬时风速较大。如何在寒冷气候多变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仍然需要配套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设备完善和科研创新等诸多持续支持。
提案建议

1、加大对冰雪运动和保障系统的投入,为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和实现健康中国行稳致远。完善高山滑雪救援的人员配置、设备配置、药品配置和救援流程标准指南等体系建设。通过科学研究对高山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并加以完善。进一步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地理分布和实地环境的高山滑雪和冰雪运动的 医疗救援体系;
2、对赛时救援医疗专业人员进行人才培养。本次冬奥会暴露出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国际滑雪医生都是有本职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主要为麻醉科和创伤骨科的医生,在有赛事需求的时候就成为滑雪医生予以医疗保障支援。建议在医学院设立运动医学和冰雪运动医疗保障专业课程。在适宜冰雪运动的地区,对有潜力的医生志愿者 加以招募培养,举办专业讲座培训和相关资质考核(包括雪道作业能力,救援基础知识,救援实操能力),为冰雪运动培养所需的特殊专业人才;
3、在全运会的基层上,建议设立全国冰雪运动会。积极开展冰雪运动科普宣传,加强对冰雪运动的组织引导,提升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可及性。同时打造一支稳定的冰雪运动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和保障体系,保证冰雪运动的安全有效的开展;
4、加大国家财政对冰雪运动的投入和相关医疗人才的培养。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工作规划中,加大对冰雪运动工作的权重,加以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大财政的投入,将冰雪运动更多的纳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让“三亿人上冰雪”成为一种常态,助力全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