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宣传科普,只为更好地守护老人健康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胡海燕)目前合肥市高新区天乐社区的老年人占比达到13.2%,老龄化人口数量逐年递增,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已成为社区医师工作的重大任务之一。6月22日,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科普活动在合肥举行,合肥市高新区天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松秀和中心计免科负责人邢燕子受邀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
“为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中心成立了公共服务小组,专门针对辖区内65岁以上常驻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将医疗和公卫相融合,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紧密联系辖区居民。提供线上咨询、线下访视、定期体检等服务。”王松秀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中心每日门诊咨询电话都能接到各类疫苗问题的咨询。咨询人群多数为慢病患者及家属。“接种流感疫苗后,是不是不会感冒了?”“得过带状疱疹了,是否还需要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治疗神经痛吗?”“疫苗接种需要间隔多长时间?”“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中心咨询电话中常常被群众咨询的问题。
邢燕子介绍,随着新冠疫苗接种以及部分疾病的科普宣传,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对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以及肺炎疫苗接种需求明显增高。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且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老人的比例达75%,带病生存很普遍。除了慢性病,由于中老年人群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罹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以带状疱疹为例,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群易患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高发于5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病人群离带状疱疹更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在面对疾病的时候变得脆弱,容易成为众多感染性疾病的易感人群。目前老年人的疫苗接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对老年人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经济、有效、简便的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还能节省治疗费用。
慢病患者接种疫苗,是否有效?王松秀表示,慢病患者如果没有对疫苗过敏情况,建议通过相应的疫苗接种预防一些中老年常见感染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一方面免疫力相对于正常同龄人更低,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全身血糖水平升高,皮肤粘膜更易被外界的细菌或病毒入侵。随着皮肤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下降,身体内部也容易受到感染,预后相对较差。针对这部分人群,社区医师在咨询过程中如患者没有过敏史等特殊情况,都建议应打尽打。
“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易发的感染性疾病,预防优于治疗。除了常规的清淡饮食,适度锻炼外,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特异性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比如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和肺炎疫苗。中心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易发的感染性疾病,通过公众号、家庭医生服务群、门诊等对有需求的老年人进行疫苗宣传科普,加强健康教育。”邢燕子表示,“此外,为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意识,中心还依据居民需求,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意识,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疾病的知识。”
王松秀表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关爱中老年人健康。作为广大居民的“健康守门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要加强健康防病的科普与宣教,更要积极建立中老年人对于各类疫苗的知晓率,构建中老年人免疫屏障,方能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理想目标,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的健康服务模式,保卫广大中老年人群健康。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