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开幕式|“合作共赢 面向未来”,IDSC第八届年会开启感染多学科学术盛宴

时间:2022-07-09 13:04:34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微信图片_20220708094932.png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裘佳)“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秉承刘又宁教授建立专委会的初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已成为我国应对各类感染和耐药挑战、规范感染疾病诊治的重要平台。”7月8日,IDSC第八届学术大会正式开启。IDSC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俞云松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尽管此次会议在线上召开,但参与报告的感染相关领域专家达200余位,是历届参与会议专家最多的一次,内容涵盖当今感染相关各领域热点难点和抗感染领域的前沿进展,为与会代表奉上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803.png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细菌耐药是目前抗感染治疗中面临的全球性难题和挑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已导致临床无药可选的地步。本届IDSC学术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秉承“合作共赢 面向未来”的主题,为提高临床医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能力和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展示我国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新成果,推动我国感染性疾病学科和事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平台。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720.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会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IDSC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首届主任委员刘又宁教授的带领下,秉承教育为本,人才培养的宗旨,为专委会的整体发展打下了牢固的根基,为专委会建立了一支力量雄厚的专业队伍。以多学科合作,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提升了业界的学术地位,已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展的主力军。2019年起,在第二届主任委员俞云松教授的带领下,专委会整体力量更强,学术发展更快,社会影响力更大。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IDSC的成员在抗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专委会骨干专家多次亲临一线,为遏制肆虐的新冠疫情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下,能举办如此高端的专业学术大会实属不易,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733.png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邬惊雷主任在线出席了开幕式。他首先对感染病相关领域的专家同道与在会的专家和同事,就今年上海新冠疫情期间支援上海抗疫表示由衷的感谢。

他表示,感染性疾病仍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非常重要的疾病,对生命健康、社会安定、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感染防控的能力和水平,不仅仅是卫生行政部门需要考虑的,也是当前感染相关领域非常重要的任务。上海一直非常注重依靠专业的力量来推动这些工作的科学化管理,特别是在医政、感控、感染、药学等多学科推动方面,持续开展三网联动,使上海的抗菌药物管理和耐药防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希望上海的感染同道能珍惜这次机会,在会议中博采学术,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友谊,进一步提高上海医疗质量,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736.png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长指出,感染疾病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寻找新方法、新思路的未来。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院近年来加大对感染病学科建设方面的支持与投入。2015年正式成立了感染病科,2020年成立了中山医院感染病诊治与防控中心,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尤其是感染科的建设工作。相信今后对感染科的工作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20708094953.png

IDSC名誉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教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IDSC创立之初得到了黄正明会长的大力支持,只花了三个月就成立了我们国家当时唯一的多学科感染领域的学术组织。IDSC从一开始就成功凝聚了我国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的在感染相关领域最有建树的知名专家,学会的骨干成员许多都是在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学会里的主委、候任主委、前任主委。8年来,IDSC取得了很多成绩:每年成功举行一次学术大会,影响力非常大;发表了许多重要专家共识;提倡做临床流调,逐渐抛弃国外指南,带领临床专家以国人感染疾病情况制定中国人自己的指南。俞云松教授作为新一届主委以来,带领IDSC取得了更飞速的发展。在这场抗疫斗争中,IDSC几乎所有成员奋斗在一线,特别是骨干成员,在全国抗疫斗争中起到了历史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808.png

“学术论坛谋学术,初心实践展出初心,一年一度的IDSC的学术大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总结分享交流以及欢聚的学术盛宴,是我们国家临床微生物、感染、感控、临床药理、药学以及血液、重症、呼吸等相关领域的一次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大会执行主席、IDSC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必杰教授表示,年会因为疫情转为线上举办,今天能顺利召开实属不易。也感谢过去几个月,来自全国的医疗同道们不畏艰险,克服各种困难,支援上海抗疫。“两年多来的新冠疫情,让人类感受到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危害的严重性。但从人类疾病的历史长河看,这是感染性疾病的一小部分。各类感染性疾病的诊疗难度很大,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能力,改进方法,改善预后,造福人类。”

微信图片_20220708135811.png

本次大会共设1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60场学术报告、10余场专题会,将呈现丰富多样的学术内容,进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包括:热点聚焦、前沿进展,病例分享、思维营训练营、口头论文报告,优秀论文的评选等,向与会代表展现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为更加精准有效地应对新冠疫情防控,推动各项感染性疾病诊治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快速发展,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交流平台。

IDSC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解放军总医院解立新教授主持了本次大会开幕式。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