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建设现代内科危重症医学体系,夯实呼吸学科发展基石|CACP2023大会报告
自上世纪50年代首个重症监护室(ICU)成立于丹麦哥本哈根以来,危重症照护需求显著增长,国际先进国家医院床位中ICU床位占比已超过16%。2012-2021年,我国ICU床位数由2万余张迅速增长至67000余张,亦体现了危重症照护需求的迅速增加。新冠疫情暴发后,危重症救治能力短板被暴露,警示呼吸界同道我国危重症照护能力尚显著不足。
危重症照护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突出的、未被满足的健康需要。如何解决这一突出的未满足的健康需要?必须建设现代内科危重症医学体系,夯实呼吸学科发展基石。
PCCM专科医师是内科危重症主力
呼吸学科与危重症照护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是内科危重症的主力。危重症是以脏器功能监测和衰竭为核心技术的,而脏器之中突出的、专业性最强的就是呼吸衰竭的救治和呼吸支持。呼吸学科在原发病的诊治、呼吸生理的理解、呼吸支持技术的应用、感染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专业优势。
PCCM专科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融合的产物,是迅速增长的危重症照护需求催生出的现代呼吸学科框架,从学理上来讲,呼吸病学的现代形式就是PCCM专科,呼吸与危重症捆绑发展是大势所趋,在PCCM中的 “CC”,即危重症照护Critical Care尤其需要加强。在美国PCCM专科医师已成为内科危重症照护的“主流力量”,为呼吸系统疾病患以及危重症患者提供核心医疗照护,并担任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负责人。
“CC”短板待补齐
近年来,我国PCCM专科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大部分医院已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科,以PCCM专培、专修、单修项目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和以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为核心的科室建设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然而,我国PCCM专科建设中危重症照护能力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PCCM专培上,个别专培基地的教学规模与条件仍未达标,存在ICU专培师资不足、ICU轮转强度不足、危重症相关技能培训不足等突出问题。而在PCCM规建工作中,“CC”相关的建设内容占比仍偏低,部分规建单位的危重症照护条件与能力成为PCCM科建设中的“短板”。
以实际行动加强呼吸学科危重症照护能力
2023年呼吸学科发展工作重点为整体加强PCCM专科危重症照护能力,呼吸学科将开展一系列针对针工作提升“CC”的能力。其中,2023年PCCM专培结业考核将加大“CC”部分比重,并将以“CC”培训能力与质量作为重点对专培基地进行评估复核。PCCM科规建项目将对建设及评定标准进行修订,增加“CC”相关内容及权重,并在今后的初评、复评中严格审查规建单位“CC”能力。
呼吸学科应统一思想、扎实行动,各领域均需全面加强对本领域中危重症的规范化处理与救治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呼吸学科危重症照护能力,将PCCM科主导下的MICU/RICU建设成为Golden ICU,培养足以承担危重症照护任务的PCCM专科医师,彻底改变对呼吸衰竭等危重症不会治、不让治的局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