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会开幕 | 11院士莅临 最高规格成就品牌学术会议
东北会作为我国最早一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的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从第一届只有一间会议室十几位代表参加,到当前上万人的规模,其成长史正是中国心血管领域发展壮大的缩影。正如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所言,大会由小到大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积极与国内外的同道进行合作和交流,始终秉承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会议举办的初衷和目标,初心不改成就了如今的品牌学术会议。
经历了疫情期间以线上为主的会议的模式后,再次回归线下的东北会犹如涅槃重生、充满活力。今年大会创历年之最,共设立112个专场,以学术讲座、热点争鸣、手术演示和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形式,向各位同道提供丰富前沿实战的学术内容。
本届东北会继续保留既往的品牌专场之外,获得了15个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业学组的深度参与,带来精彩纷呈的讲座;心血管疾病高峰学术论坛邀请11位院士及多位国内外权威专家,为代表们带来引领性、指导性的讲座,全方位、多角度的介绍国内外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进展,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将带来崭新的学术信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启示。
“得益于27年来全国同道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今天的东北会成为展示心血管领域创新成果的舞台和构筑心血管同道间合作共赢的平台。”韩雅玲院士强调,让我们共同推进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不断发展,携手开创心血管健康事业的美好未来,为实现14亿中国人的心血管健康做更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回顾26年的奋斗历程,我见证了东北会立足东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中青年心血管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希望在韩雅玲院士带领下,在辽宁省卫健委的领导下,把辽宁的胸痛中心办好,坚持公益性价值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广大医生对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学会识别低风险胸痛患者,更加合理地使用有限医疗卫生资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37年前,我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外科结缘,被前辈的治学精神和成就所折服,现在医院心内科在韩雅玲院士带领下异军突起,在心脏病的各个领域都取得全国领军成果。心内科、心外科双科皆强,在全国绝无仅有,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得益于医院的光荣传统,求实创新的传统精神。
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心脑血管疾病仍有许多科学问题、瓶颈问题需要去挖掘,我们要加大在材料科学、医工交叉,特别是医疗设备高端耗材、高质量设备等领域的合作创新,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专家学者思想碰撞,在医疗创新上有所斩获。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院士:心血管病是中西共同面对的重大疾病,近年来在中西结合防治心血管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希望今后中西医加强合作,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心血管防治体系,助力“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我见证了北部战区总医院在韩雅玲院士的领导下,逐渐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心血管学科,取得了行业瞩目的成绩;见证了东北会从区域会议到国际品牌会议的蜕变,希望会议越办越好,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过去40年,中国的心血管病事业蓬勃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等方面仍有很多路要走,任重道远,希望通过一次又一次如东北会这样的高质量会议的推动,把我国原始创新提高到新层面。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董尔丹院士:在杨宝峰院士和韩雅玲院士共同推动下,组建了“寒地心血管全国重点实验室”,这是首家在东北地区组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将对寒地心血管病的防治进行系统研究,希望取得创新性成绩,造福更多寒地心血管病患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年轻一代是中国心血管领域创新的关键。韩雅玲院士及东北会在推动临床研究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大力推动广大基层医院参与到心血管临床研究中,将中国最大的临床研究资源潜力释放出来,尽早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过去26年不平凡,一路走来,东北会为中青年医师提供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与平台。当下,国家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如何发挥专家与学术会议更大的作用,降低心血管病死率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东北会扬帆起航正当时,策马扬鞭新征程,祝愿大会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再续写新的华章。
北部战区总医院徐凯教授主持开幕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