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医学是让整体人群 长远健康的医学
特别报告
群医学是让整体人群 长远健康的医学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疗质控中心 李燕明
从临床医学挑战谈起
医疗质量的定义是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结局,并使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高效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状况,从而实现最佳卫生保健照护。高质量医疗的六大目标包括:安全、有效、以患者为中心、及时、效益和公平。
21世纪临床医学面临诸多挑战,医疗卫生保健范式较20世纪发生了根本改变,如从以医生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被动依从者变为健康的共同创建者;从关注治疗和疗效到关注预防、保健;从以医疗为中心到以医疗体系为重点等。
因此,也对医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履行促进人群健康的新职责,除了对床旁的患者负责,还需要负起对全人群的双重责任,需要更加关注医疗的公平性、结局、价值、可持续性、避免浪费和健康促进等,这些要求深含群医学的理念,即推动健康公平,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效益。
呼吸质控体系是“促防诊控治康”第一步
因此需要从“促防诊控治康”来全面考虑医疗质量和医疗质控问题。应该推进建立涵盖“促防诊控治康”各个内容的呼吸质控体系。目前呼吸医疗质控工作的重点主要在于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与治疗关键技术的质控,即“诊”与“治”,尚未涵盖其他环节。
未来,呼吸质控工作将从目前关注急性疾病的短期治疗向慢性疾病的长期照护进行过渡。国家呼吸质控中心目前积极推动呼吸门诊质控,是以标准门诊电子病历为抓手,落实门诊质控标准,推进同质化诊疗,就是落实“六字箴言”的实践。
5大建议改善呼吸治疗师职业发展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 夏金根
中国有了“呼吸治疗师”国家新职业!
国内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呼吸治疗学科的发展,现已初步构建了涵盖临床规范、人才教育与培训、行业学术交流等内容的呼吸治疗学科体系。基于此,在国内医学同道的积极推动下,以及在王辰院士等众多医学前辈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人社部于2020年2月25日正式公布“呼吸治疗师(4-14-01-03)”成为国家新职业,在国内呼吸治疗专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但这也仅是该职业发展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两大突出问题
国内呼吸治疗师职业发展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目前,较为突出的是呼吸治疗师国家职业分类不恰当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系列尚不健全。从呼吸治疗学学理和实际临床工作性质来看,呼吸治疗师职业分类毫无疑问是属于第二大类国家职业目录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编号2-05),但目前归类于第四大类 “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人员” 职业中的健康服务人员(职业编号4-14),这将严重制约该职业正常的发展轨迹。
另一突出问题是,国内专职从事呼吸治疗专业的医务人员无专属的职称晋升路径。目前,国内绝大数专职呼吸治疗师只能通过考取其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实现职称晋升,如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营养治疗技术或影像专业技术等,这严重影响了从业者的劳动积极性,导致严重的人才流失。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可能主要与国内呼吸治疗学科体系仍不完善、社会对该职业的认知度以及从业人员人数少有关,但这也是新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面对的过程。
五大改善建议
为改善目前呼吸治疗师职业发展现状,我们仍须在以下方面奋力工作:
(1)明确和强化国内呼吸治疗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建议CTS/CACP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2)规划呼吸治疗亚专业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呼吸治疗、呼吸支持、呼吸康复、肺功能检查、睡眠监测与治疗技术和婴幼儿呼吸治疗,细化和规范临床实践;
(3)规范和扩大呼吸治疗师的教育与培训系统,包括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CME),以及PCCM单修班、培训班等,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呼吸治疗从业人员,健全呼吸治疗师的人才梯队;
(4)规范和推广呼吸治疗组/呼吸中心/平台/呼吸治疗科的科室建设,根据各单位情况明确呼吸治疗师工作定位、职责、制度、收费项目与标准、绩效分配等;
(5)最后积极促进呼吸治疗行业的发展,建立不同级别的呼吸治疗学术组织,最终联合成立中国呼吸治疗协会,规范行业管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期待与医学同道一起促进国内呼吸治疗专业不断前行,共同增添患者的健康福祉。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