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如何提供规范的慢阻肺管理?这场会议的专家经验可以直接用!| 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

时间:2023-08-07 11:13:06来源:医师报作者:管颜青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管颜青)“由于我国有庞大的吸烟人群,因此,在呼吸道慢性疾病中慢阻肺病的发病人数居首。尽管慢阻肺病的诊疗已有长足进步,但在基层医院,患者群体依然庞大。如何为患者提供有效、规范的疾病管理,是呼吸科医生不可忽视的问题。”

7月27日,在第十八届301呼吸疾病高峰论坛慢阻肺版块上,该版块版主、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王海燕教授表示,我国慢阻肺病总患病人数近1亿,中重度慢阻肺病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病情严重可致残致死,增加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阻击慢阻肺,呼吸科医生义不容辞。

王海燕教授

本次会议聚焦慢阻肺病的前沿进展、慢阻肺GOLD指南解读、疾病管理等行业热点话题。内容既有业内大咖讲解学术最新进展,也有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对实际病例的处理方法、实际操作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各个层级的医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作为低年资的医生,前辈们的知识和经验让我更有信心面对复杂的临床工作。”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科住院医师刘福康表示,每位专家的讲解非常专业细致,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学到专家对慢阻肺诊疗的经验总结。尤其是病例分享,覆盖病史采集、化验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随访及文献查阅,这些经验能够直接应用到临床中。

会议现场

重点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柳涛教授分享的《新冠后慢阻肺患者门诊管理》,以及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王东教授分享的《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的使用》紧密贴合临床需求,引发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新冠后慢阻肺患者门诊管理

柳涛教授

虽然新冠疫情进入低水平流行阶段,但是慢阻肺患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或其他感染后,很可能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柳涛教授表示,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表现为以气道炎症为主的全身炎症反应。患者一旦出现急性加重,引起的不仅是呼吸系统的异常,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慢阻肺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各种呼吸道感染。

柳涛教授建议,在识别上,呼吸科医生要注意慢阻肺患者是否出现咳嗽、咳痰家中,或者味觉、嗅觉丧失等症状,发现后应及早进行新冠感染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治疗上,无论是新冠感染还是原发病,其治疗原则不变。同时,全身激素及抗生素的应用要更为积极;在预防上,慢阻肺患者可以采用勤洗手、戴口罩等方式,但不提倡戴N95口罩,会带来额外的呼吸负担。

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的使用

王东教授

“不少医生会忽略慢性气道疾病吸入装置对疗效的影响。尤其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他们主要靠吸入药物维持病情,如果吸入装置选择或操作失误,会增加患者的额外支出和死亡风险。”王东教授举例说,如某些老年患者手部有关节炎,当无法很好触动某种吸入装置时,药物吸不进去,会影响疗效。因此,医生要重视患者对吸入装置的选择及正确使用。

王东教授建议,呼吸科医生应根据慢阻肺患者生理特点、病情轻重及伴随的基础疾病,评估影响吸入效果的因素,合理选择便携式吸入装置。同时,他强调医生应主动为患者科普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你自己要会用,也要教患者使用,还要监督好他们的使用情况。”

精彩现场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高红梅教授解读慢阻肺GOLD指南20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潘磊教授分享ATS慢阻肺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林英翔教授分享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李逢将医生分享病例

北京燕化医院养爱晶医生分享病例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