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王亮教授:筚路蓝缕40余载,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引领多学科协作深耕头颈部淋巴瘤

时间:2023-09-07 11:05:09来源:医师报作者:chengshihan

淋巴瘤种类多样,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放化疗方案的优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药的应用以及多学科团队模式的兴起,淋巴瘤的诊治水平较过去显著提升。本期《医师报》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血液科王亮教授聚焦科室发展与历程,分享淋巴瘤诊疗经验,共谋学科发展。

立足优势因地制宜,聚焦头颈部肿瘤不断深耕探索

同仁医院血液科已成立将近40余年,血液科自2005年内科独立后开始逐步聚焦头颈部肿瘤,如眼附属器淋巴瘤和眼内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等都是同仁医院的优势病种。

团队针对眼淋巴瘤及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开展多项临床研究,部分治疗方案已被NCCN指南及国内指南采纳[1,2]。结合自身发展方向,针对淋巴瘤靶向免疫治疗与耐药机制的探索是团队另一重要方向,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为优化淋巴瘤治疗方案及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6]。

团队成员围绕同仁医院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鼻过敏科等国家重点专科,在眼附属器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等领域结合医院先进的诊疗方案及成熟经验进行探索。得益于前期治疗方案的不断成熟与推广,当前诸多眼内淋巴瘤、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纷纷慕名而至(图1)[7]。

图1以眼眶炎症表现起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前、术后眼眶MRI图像)

多学科协作共建高效通道,多重提升患者受益

经过不断探索与努力,2021年8月4日同仁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得以建成,不仅有利于患者精准化治疗及医院整体实力加强与口碑建设,更有利于学科发展及长远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在后续诊疗过程中,以“一站式”医疗服务为特色,通过多学科协作与沟通,实现淋巴瘤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外科手术、内科化疗、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康复治疗、科普宣教以及转化研究于一体的专病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为淋巴瘤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和更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8]。

成立淋巴瘤诊疗中心的同时,构建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眼科、眼肿瘤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理科、放疗科等多科协作,围绕我院优势病种进行诊疗。如针对眼附属器淋巴瘤患者,经眼肿瘤科取病理组织,联合病理科明确诊断,再与血液科开展最佳诊疗方案。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OAML)患者若无症状可进行等待观察,甚至不需要后续治疗。

基于团队前期经验积累及数据总结,此类患者的生存状况均较为理想,因此不需冒风险积极治疗。但对于已影响眼球活动或视物功能的患者,应开展手术之后,再行放疗为主的巩固治疗,当前国内其他医院绝大多数患者以常规剂量放疗,但易引发白内障、角膜损伤、干眼症等放疗并发症,国内外开展的低剂量放疗前瞻性研究探索亦取得较好效果。因此,降低放疗剂量毒性较小保证安全,且疗效甚可。丰富的患者资源亦可支撑能改写某些疾病指南诊疗的临床研究开展,让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双重获益。

学科建设和科室管理举足轻重,传承创新是科室发展必由之路

传承、创新、发展是科室不断变强的必由之路,学科建设和科室管理对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血液科与其他科室建立快速合作模式是科室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走访临床及病理、影像等科室,充分展现本科室的优势和特色及合作交叉点,联合临床或科研志同道合的医生,为后续成立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团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此,同仁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一经成立,MDT团队得以快速建立。此外,科室积极与其他科合作,在涉及论文发表与成果申报时经合作者同意后署名,共享成果共同进步助力诊疗中心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淋巴瘤可分多种亚型,因此淋巴瘤诊疗中心需参考瘤种进行更精细化划分,深化亚专业组对病种的探索,结合病种特点和基础,设计新的临床研究不断探索,助力团队成员不断成长和发展,能更好的对接国内外新药临床研究,甚至成为全国或全球的引领者。

随着同仁医院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经过一代代专家教授筚路蓝缕,不断攻坚克难,以特殊部位淋巴瘤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从全国血液界排名百名开外提升至百强科室第79名的血液病团队。

此外,团队发展需根据个人优势特点及职业前景规划结合,选择合适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准确把握临床型和科研型人才,合理分配资源,齐头并进,更好为科室做贡献。科研成果是国内学术界地位和学会任职的关键,不断开展知识交流和分享,进行资源共享,共同促进学科合作与发展。

血液科病种复杂多样,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团队发展不应仅局限于淋巴瘤病种,更应不断拓宽优势领域,在骨髓瘤及特殊类型白血病领域共同发展。

虽然团队与科室发展仍存在不足,但团队已获批建设移植仓,可实现移植领域突破,将逐步完善骨髓瘤、白血病等亚专科建设,为大型血液诊疗中心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推动淋巴瘤领域发展。

王亮教授总结

当前已有众多具有前景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奋力开展,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能够联合各专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在临床淋巴瘤的治疗中,既要坚持规范化诊疗的基本路线,也要积极开拓创新,期待未来深入研究可推动临床诊疗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大福音。

专家简介

王亮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血液科 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细胞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Cancer Medicine杂志副主编

European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中国区总编辑

擅长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40余篇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 Wang L. Should DDGP Regimen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Advanced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The New Staging System Matters[J]. JAMA Oncol. 2023 Feb 1;9(2):278-279.

[2] Liu X, Zhao X, Yang J, Wang H, Piao Y, Wang L. High expression of AP2M1 correlates with worse prognosis by regulating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nd drug resistance to R-CHOP in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J]. Eur J Haematol. 2023 Feb;110(2):198-208.

[3] Guan W, Wang L, Peng X. Targeting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 vitreoretinal lymphoma: an open-label,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phase 2 study[J]. Exp Hematol Oncol. 2022 Nov 8;11(1):95.

[4] 孙梅,姜虹,马建民等.以眼眶炎症表现起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J].眼科,2021,30(01):69-71.

[5] 刘康,王亮.BTK抑制剂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22,14(01):104-110.

[6] Wang L, Guan W, Peng X. Targeting Bruton Tyrosine Kinase With Zanubrutinib for Treatment of Vitreoretinal Lymphoma: Report of 3 Cases[J]. Front Oncol. 2021 Apr 23;11:676792.

[7] 孙梅,姜虹,马建民等.以眼眶炎症表现起病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J].眼科,2021,30(01):69-71.

[8]林苡竹,刘雅娟.综合医院肿瘤综合诊疗模式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10):51-54+59.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