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王院士的遗憾

时间:2017-01-26 17:37:00来源:未知作者:曹雷

blob.png

脑卒中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陈竺院士指出,抓好脑卒中的防控就是牵住慢病防治的“牛鼻子”,占领了慢病防治的制高点。为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减轻国家心脑血管病的医疗负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我们一直在努力。



脑卒中危害的不只是自己

脑卒中是国民致死的第一位原因,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一直致力于脑卒中的防治。对于脑卒中的危害,有两例病例让王院士印象深刻,深表惋惜。

2015年,王院士到云南一个市做义诊,看的第一个患者是一位51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脑卒中已经昏迷两个星期,他的女儿告诉王院士,她父亲有高血压,平常控制不太好,家里人也不让他喝酒。那天家里没人,他在家里自己偷喝了点酒,突然血管破裂,出现脑卒中,这种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

王院士还连续碰到几个三十多岁的脑卒中患者。其中有一位31岁的年轻人,也是多年的高血压,突然出现脑卒中,陷入昏迷。王院士在北京抢救他三个多月,但没能抢救过来,王院士表示很遗憾。

他走了,但是留下一个10个月的孩子。这个孩子该怎么办?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本身就是失独家庭,年纪大带不了了。母亲还年轻,还要另组家庭。这个孩子刚刚出生10个月就没有父亲,这对孩子一生的打击将会多么严重!

脑卒中危害的不仅是个人,还包括整个家庭,整个社会。 

普及慢病防控的理念

然而,公众对卒中的认识一直存在不足,为了普及相关知识,我们以漫画、短片的形式,让公众了解什么是卒中?怎样快速识别卒中症状?以及卒中的治疗、康复和预防措施。这种形式形象、易懂,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我们一直秉承着“预防为主,宣教先行”的防治策略,依托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开展全民健康宣传教育、慢性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和培训。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国民慢性病素养提高、慢性病防治模式创立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科普宣传时,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医学知识;在义诊时,公众时常会抓住机会问很多问题,我们会耐心地一一为其解答,直到他们听懂满意为止,而这也是我们期望达到的效果。

从2013年至今,“心脑健康中国行”活动已在西藏、云南、内蒙古等地成功举办20余场,2万余名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每到一地,活动都给当地群众送去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保健知识,收获了满满的祝福和友谊,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心脑健康中国行”的持续深入开展,将“慢病防控”这一理念普及到各地人民群众中,为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的新目标打好基础。


微信图片_20170713102620.jpg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