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自在,无惧过敏 | 第九届“护佑杯”全国青年医师过敏性疾病病例大赛初赛-重庆站
为了展现全国青年医师的风采,促进过敏性疾病诊疗技术的进步,由《医师报》发起,扬子江药业公益支持的第九届“护佑杯”全国青年医师过敏性疾病病例大赛初赛-重庆站在2024年9月18日正式开赛,本次大赛的主题是“轻松自在,无惧过敏”。大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旨在通过经典案例分享与评比,促进临床实践交流,提升医师的诊疗能力。重庆站初赛总计8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与专家点评,最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暘医师与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邓小蓉医师成功晋级,将参与9月24日举办的南区复赛。
(与会嘉宾介绍)
开场致辞
大赛伊始,由大会主席杨玉成教授作开幕致辞。杨玉成教授对参与此次大赛的专家和青年医师们表示感谢,并强调了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现状及临床就诊的重要性。此次比赛,重在提升青年医师的诊疗能力和促进学术交流,期望选手们能在比赛中展现才华并从中学习,加强病例交流学习,促进选手间的友谊与合作,从而提高诊疗水平。
(杨玉成教授致辞)
(柯霞教授介绍与会嘉宾)
本次重庆区初赛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柯霞教授担任主持,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诚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翠英教授,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部)刘毅教授 重庆市人民医院曾丹教授担任比赛评委,点评参赛选手报告的病例。
选手及规则介绍
初赛阶段采取线上PPT病例演讲汇报形式,根据评委打分,选出得分最高的两名参赛选手晋级南区复赛。每位参赛选手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知识,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病例演讲。
(评分细则)
病例分享及点评
1号选手: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王艾琳
病例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荨麻疹一例》
点评专家:曾丹教授表示,该病例展示了患者从出诊到检查的完整过程。诊断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够有效体现各个治疗阶段的效果和反应,总结也较为全面,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病例分析。
2号选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暘医师
病例课题:《没螨好孕,安心可达,快速脱敏,疗愈人生—— 变应性鼻炎冲击免疫治疗的病例分享》
点评专家:钟诚教授表示,该课题讨论了变异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检查、治疗过程及相关思考,逻辑清晰,病例资料非常丰富,典型的体现了治疗三个阶段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特别好的是在不同时间节点变化中都进行了充分评估、沟通,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除了在临床工作这部分,团队也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病例,值得学习。
3号选手: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莉医师
病例课题:《变应性鼻炎》
点评专家:周翠英教授表示,该选手分享一例急性免疫治疗的病例,包括常规免疫治疗、集群免疫治疗和冲刺免疫治疗,详细分析了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结果,整个病例思路的清晰性和逻辑性很好,在整个治疗结束之后,虽然中间也存在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整个治疗过程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整体而言,内容丰富,分析深入,值得称赞。
4号选手: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张晓容医师
病例课题:《关于急性荨麻疹(重症)的病例研究》
点评专家:刘毅教授表示,病例比较规范,整个病例检查、鉴别都较明确,从整个治疗过程来说,激素的治疗在急性荨麻疹中是占有很大的地位,但是很少有用冲击治疗的。可以选择激素,抗组胺药单独使用往往难以迅速奏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各个系统受累所表现的严重症状均有用药指征。当有感染真相时,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抗组胺药并用。输氧对有明显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受累时是十分必须的。胃肠疾病药常用药物为抗胆碱药,用于有消化道损害的患者。
5号选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田昌盛医师
病例课题: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病例1例
点评专家:刘毅教授表示,田医生的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病例完整,但治疗方案可以调整,中医介入可以更早,黄芪作为君药的运用需要明确气虚的要点,慢性荨麻疹在我国患者中较为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新型二代抗组胺药、奥玛抗环孢素等。中医认为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与气血不和、脏腑失和有关,治疗时需调和阴胃、补气固表、养血祛风止痒。
6号选手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张麟燕医师
病例课题:《咳必有因》
点评专家:钟诚教授表示,该选手分享了一个慢性咳嗽病例,详细介绍了病因分析、排除肺部器质性因素、考虑上气道引起的咳嗽,并采取相应治疗,包括脱敏治疗。病例非常典型,钟诚教授对张医生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
7号选手上重庆市人民医院刘雪莱医师
病例课题:《冲击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例分享》
点评专家:周翠英教授表示,该选手分享的冲击皮下免疫治疗变异性鼻炎案例非常经典,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症状和治疗原则明确,强调了免疫治疗在AR治疗中的重要性。关注甲泼尼龙使用剂量和奥玛舒单抗副作用的问题,针对青壮年男性患者,考虑到其身体状态和年龄,建议将甲泼尼龙的剂量调至八毫克。在治疗过程中,患儿没有出现明显问题。但关于药品的剂量,需要进一步商榷。
8号选手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邓小蓉医师
病例课题:《特应性皮炎并发无绿藻感染1例》
点评专家:曾丹教授表示,选手邓医生分享了一个中年男性患者的病例,该患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表现为红斑溃疡和结痂,伴有明显痒痛。由于对这种罕见皮肤病的真菌感染缺乏认识,治疗效果不佳。邓医生的分享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认为这个病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结果宣布
经过专家评委评定,由柯霞教授宣布比赛结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暘医师与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邓小蓉医师成功晋级。
活动总结
大赛主席杨玉成教授作总结致辞,杨玉成教授对本次比赛及所有参赛选手的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给予高度肯定,并预祝两位晋级选手取得更好的成绩。此次大会中青年医师在病例分享和演讲中不仅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独到见解,更是一场学术交流的盛会,也感谢各点评专家的指导,并呼吁大家携手推进过敏性疾病的研究,为人民健康贡献智慧,并祝愿大家在医学道路上不断进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