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2024年“轻松自在,无惧过敏”护佑健康行活动 过敏性疾病预防与诊疗系列巡讲(贵州站) 暨2024年贵州省变态反应疾病新进展学习班

时间:2024-11-14 11:10:38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2024年11月10日由《医师报》发起、扬子江药业公益支持的"轻松自在,无惧过敏"护佑健康行 过敏性疾病预防与诊疗系列巡讲——贵州站召开。

贵州省人民医院叶贤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先明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石庆柳医生担任大会主持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兰远波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姚红梅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张葵教授进行专题授课。

Part 1:开场致辞

图片1.png

大会主席、贵州省人民医院叶贤伟教授表示,疫情过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咳嗽变为常见,相关医务人员需多关注这类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过敏性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美国的发病率高达20%,国内的过敏性疾病也不容小觑,在此汇集各专家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进行分享与交流,希望通过本次巡讲会,能够为大家带来新的思考与启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Part 2:专题授课

图片2.png

兰远波教授:慢性咳嗽临床诊断及治疗

大多数流调结果显示慢性咳嗽患病率超过10%,目前慢性咳嗽存在严重的误诊误治现象,防治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慢性咳嗽是指以咳嗽为唯一或者主要症状,病程>8周,且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者。

慢性咳嗽可根据病因分为激素敏感性咳嗽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应针对具体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

图片3.png

姚红梅教授:特异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

特异性免疫治疗安全性良好,但仍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能。

实施治疗前的评估非常重要,当患者状态不佳时须考虑推迟治疗或进行剂量调整。

治疗时需严格按要求遵守安全规程。

警惕严重过敏反应的先兆,必要性立即使用肾上腺素。

图片4.png

张葵教授:“风咳”中医诊疗思考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由来已久,“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认为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

“风咳”与常见亚急性、慢性咳嗽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病机包括风邪犯肺、邪客肺络、气道挛急、肺气失宣等,治法当以疏风宣肺、解痉止咳。

Part 3:专题讲座

图片5.png

贵州省人民医院赵滢:AIT临床应用进展

AIT发展历经百余年,获诸多权威指南推荐,是唯一可改变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案;其通过增加保护性抗体抑制IgE与过敏原的结合,最终实现多重获益。

AIT疗效经RCT和RWE双重验证,可显著改善过敏性疾病症状,控制哮喘,并减少药物使用,实现患者长足获益。

图片6.png

贵州省人民医院李佳艺:2型炎症性疾病的生物靶向治疗进展

2型炎症概念的提出更新了对哮喘等疾病的认知,从高Th2驱动改为2型炎症驱动。同时推动了作用于该通路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改善了患者转归。

目前靶向作用于2型炎症的生物制剂靶点主要包括IgE、IL-5/5R、IL-4R,代表药物例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美泊利珠单抗等,具有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改善肺功能等作用。

图片7.png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贾丽红:抗组胺药物的发现与发展

组胺是一种抗胆碱能神经递质,由组胺酸脱羧形成的无活性物质,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

根据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将抗组胺药物大致分为镇静作用显著的第一代和相对而言无镇静作用的第二代。

推荐将口服抗组胺药定位为治疗AR的一线用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AR患者。图片8.png贵州省人民医院周婧:儿童支气管哮喘变应原免疫治疗

AIT治疗过敏的最佳年龄:尘螨SCIT用于≥5岁尘螨AA患儿;尘螨SLIT用于≥4岁尘螨AA患儿。

AIT两大给药途径优点:SCIT:疗效好,起效快;SLIT:安全性好,操作便捷。

AIT的不良反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在 SCIT 和 SLIT 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82%和75%。

图片9.png

贵州省人民医院徐文玲:“同一气道,同一策略”

——关于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气道、同一疾病”,治疗上也应相互兼顾。

“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这一观念强调上下气道整体的重要性,把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哮喘的疗效。

应重视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对于上气道疾病为主要症状就诊的应明确是否有下气道疾病,反之亦然。

Part 4:课题探讨

图片10.png

姚红梅教授:针对多种过敏性疾病共患人群的合理用药建议。

一般使用抗过敏药物,另外除了局部对症治疗,还因考虑全身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合理用药。

图片11.png 张葵教授:如何进行中西医协同控制气道炎症性疾病?

西医发挥精准诊断作用,中医干预,减轻患者的疾病发作,两者结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选择,中西医协同大有可为,非常有前景,加大中西医合作,为中西医发展助力。

叶贤伟教授补充道,临床上对于感染性咳嗽的治疗,中医中药是较好的选择,也需要中医领域的医生加深对中医中药的研究,加大中医中药与临床相结合,促进中西医发展。

Part 5:会议总结 

图片12.png叶贤伟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今天的学术交流会不仅是对年轻医生的一次难得的锻炼,更是一次经验分享,各位老师分享了许多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信通过本次交流,大家在后续的诊疗工作中也会多一份思考。最后对会议支持方及所有参会人员表示感谢,会议圆满成功。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