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返回官网

青年医生脑力比拼,探索过敏性疾病创新实践 | 第九届“护佑杯”过敏性疾病病例大赛北区复赛亮点回顾

时间:2024-11-21 12:17:00来源:医师报作者:管颜青

10月21日,由《医师报》社主办的2024年“轻松自在,无惧过敏”护佑健康行活动-第九届“护佑杯”全国青年医师过敏性疾病病例大赛北区复赛线上举办。大赛聚焦过敏性疾病诊疗实践,自8月5日启动以来,历经两个月的精心筹备与激烈角逐,完成了北区七个省份的初赛选拔,遴选出 11 位青年医生齐聚复赛舞台,分享各自在诊疗及患者管理领域的独到见解与创新实践,展开了一场智慧与才华的较量。

大赛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昀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柏智刚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阳明教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刘少锋教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史丽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丽鸣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江安教授担任评审专家,为参赛选手的病例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经过激烈的比拼,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玉娜、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范大川、烟台毓璜顶医院刘姿、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沙骥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医TV、医师报视频号、医师报过敏频道、新浪新闻客户端、海上名医、白大褂等平台同步直播,共收获了30.6万人次观看。


大会主席致辞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03.png

刘昀教授表示,过敏性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医疗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次“护佑杯”大赛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医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也通过分享经典的病例与诊疗经验,共同推动过敏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同时,她期待各位参赛选手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充分展示才华和实力,共同探索过敏性疾病诊疗的新思路、新方法。

病例大赛亮点


01《张口呼吸的孩子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14.png

参赛者

王书敬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病例信
12岁女童,1周前受凉后出现鼻塞伴昼间张口呼吸,晨起后鼻痒、喷嚏,无脓涕、咽痛、睡眠打鼾、发热,考虑为过敏性鼻炎发作引起的患儿鼻塞,伴张口呼吸,儿科会诊后发现哮喘。经鼻用激素+抗组胺药+鼻腔盐水冲洗疗治疗后,张口呼吸症状消失。
治疗体会
儿童张口呼吸诊断较为复杂性,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哮喘、心肌炎、心理因素及抽动症等多种疾病。这一现象已超越耳鼻喉科医学范畴,其诊断与治疗需耳鼻喉科医师携手儿科、呼吸内科、身心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以确保患儿得到全面而精准的治疗。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16.png

刘少锋教授点评 该病例具有代表性且易误诊,治疗需细致询问病史。患者症状虽初看似过敏性鼻炎,最终诊断为哮喘,体现出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建议病例注重全面评估,完善病史。

02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一例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20.png

参赛者

沙骥超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病例信息

女性患者60岁,主诉为双侧间断性鼻塞40年加重两个月,伴有粘白色的鼻涕、嗅觉减退和头面部胀痛,诊断为变性真菌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及辅助药物治疗后,VAS评分、内镜评分、CT评分均有下降,症状消失。

治疗体会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疗需要结合患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判断选择功能性或是根治性的治疗方案。在用药上,主要依赖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的程度,选择全身和局部的用药。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22.png

史丽教授点评 病例涉及鼻腔肿物、真菌球及皮肤过敏,临床要注重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和治疗效果。

03过敏性咽炎一例诊疗体会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45.png

参赛者

吴成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病例信

中年女性患者,反复咳嗽2月余,患者自觉在没有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的刺激性咳嗽,痰少,黏白痰,伴有明显的咽痒和咽部的异物感,诊断为过敏性咽炎。治疗采用富马酸卢帕他定等药物治疗,咳嗽及咽痒症状明显缓解。

治疗体会

由于各种因素,过敏性咽炎的实际患病人数可能被低估。耳鼻喉科的专科医生,应该对过敏性咽炎有清晰认识,从而做到针对性治疗。

史丽教授点评 该病例汇报思路清晰,PPT制作精良,但在鉴别诊断方面缺乏具体依据,建议增加一氧化氮呼吸测定、肺功能检查及鼻窦CT等,以全面排除其他可能疾病,确保诊断准确。

04一例支气管哮喘病例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49.png

赛者

常玉娜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病例信

11岁女童,因“咳嗽10天,气喘8天”入院,患者平时有揉鼻、鼻塞、流涕现象,曾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间断给予鼻部相关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出现,诊断为哮喘。经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后,哮喘症状得到改善。

治疗体会

哮喘治疗重在早诊断早治疗,重点关注奥马珠单抗的使用时机与疗效评估时机,以及变应原免疫治疗的使用条件与疗效评价时机。同时,医生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52.png

王丽鸣教授点评 该病例汇报完整,病史详细,诊断依据全面,治疗过程到位,并体现出人文关怀。

05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体会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55.png

参赛者

庞艳荣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病例信

女性患者37岁,喷嚏、流涕2年,加重3月,多次就诊,均按“过敏性鼻炎”口服抗过敏药物及鼻腔局部应用鼻喷激素,但症状没有改善。采用TCA温控射频神经松懈术治疗后,目前无过敏性鼻炎再发作。

治疗体会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一个慢性炎症,目前尚无方法彻底治愈。希望不断优化治疗方案,为过敏性鼻炎诊疗贡献微薄之力。

王丽鸣教授点评 该病例特点鲜明,诊断全面,经药物治疗无效后选择手术,体现了过敏性鼻炎保守治疗无效时的另一种治疗思路,值得借鉴。


06让皮肤“沸腾”的过敏性疾病—病例分析及最新专家共识解读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859.png

参赛者

龚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病例信

老年女性患者82岁,因牙龈肿痛接受药物治疗,次日腹部出现皮疹伴瘙痒,并逐渐扩散至全身。查体显示颈部、躯干、四肢弥漫性红斑,表面密集分布针尖大小脓疱,诊断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降糖用药,整体预后较好。


治疗体会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无菌性脓疱病,主要由药物超敏反应引起。其病程短且预后良好,但鉴别诊断存在难度。EuroSCAR评分体系可用于辅助明确诊断。治疗时,应尽早停用致敏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并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治愈后,建议进行过敏源筛查,以预防疾病复发。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02.png

张江安教授点评 该病例诊疗思路清晰,参考了最新的国际指南。建议改进临床照片背景,加强鉴别诊断。

07难治性鼻窦炎reboot手术病例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05.png

参赛者

范大川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病例信息
女性患者32岁,反复鼻塞流脓涕10余年,3次行鼻窦炎手术,症状还包括嗅觉丧失、听力下降,长期使用鼻喷激素及药物治疗。采用鼻内镜双侧鼻息肉切除,全组鼻窦开放,改良Lothrop额窦开放术(reboot手术)及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治疗体会

该病例治疗采用药物与手术双重策略,针对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通过reboot手术全面开放鼻窦。术后,动态监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并辅以口服/鼻喷激素、抗组胺药(枸地氯雷他定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控制炎症,有效改善鼻腔症状,为难治性鼻窦炎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08.png

张江安教授点评 该病例针对嗜酸性粒细胞型鼻息肉,采用了改良的Lothrop术式,选择精确,治疗方案考虑周全。


08《一例过敏性哮喘病例分享》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12.png

参赛者

林芳竹 大连市中心医院

病例信
13岁男童,反诉鼻塞9年,持续性鼻塞1个半月,门诊检查后以“下鼻甲肥大、鼻炎”收入院治疗,诊断为鼻甲肥大、药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治疗方案为等离子射频辅助双侧下鼻甲消融术,术后进行药物治疗,并避免接触过敏源,术后鼻塞症状改善。
治疗体会
下鼻甲手术在国内以成人为主,但许多青少年儿童也存在下鼻甲肥大的问题,仅靠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缓解鼻塞的要求,因此要解决患儿气道。哮喘本身并不是手术的禁忌,但是手术要在哮喘的非发作期或者持续发作症状最轻的时候进行。

刘少锋教授点评 该病例整体较为完善,病史详实,建议考虑做脱敏治疗,可能对疾病的长久控制更好。


09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16.png

参赛者

刘江娇 黑龙江省医院

病例信息
12岁男童,全身反复风团伴痒2年余,加重半年,皮肤瘙痒剧烈。治疗方案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症状改善。
治疗体会

我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流行率远高于其他国家,疾病负担重。治疗策略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若治疗24周后症状未控制,应加用奥马珠单抗,可考虑减停治疗。

刘少锋教授点评 该病例引入评分系统客观评估病情,治疗规范,选手逻辑清晰,治疗考虑周全。

10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儿童AD一例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19.png

参赛者

温禾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病例信息

4岁男童,全身红斑、丘疹伴痒4年余,加重2月,瘙痒症状极其严重,诊断为重度特异性皮炎(AD),治疗遵循AD阶梯治疗原则,皮损和瘙痒均得到缓解。

治疗体会

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史、病程、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尽可能短期控制病情。

高明阳教授点评 JAK抑制剂是面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后需逐步减量。该病例整体汇报良好。


11奇怪的“心绞痛”

微信图片_20241121115923.png

参赛者

刘姿 烟台毓璜顶医院

病例信
女性患者39岁,发作性胸痛、胸闷5年,再发20小时。因接触艾灸烟雾后胸闷胸痛较前加重,持续不缓解,急诊,以“心绞痛”收入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Kounis综合症Ⅱ型,治疗兼顾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过敏反应。
治疗体
遇到过敏病例时,应全面询问患者是否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症状,并进行与心肌缺血相关的辅助检查,以预防误诊和漏诊。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应特别警惕其冠状动脉痉挛与过敏之间的潜在关联。Kounis综合症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疾病,但往往由于诊断难度大,导致它很少被准确诊断。

柏智刚教授点评 该病例记录详实,逻辑清晰,展现了选手的临床观察力和专业知识,治疗方案科学合理,为处理复杂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总结

刘昀教授总结表示,本次病例分享会精彩纷呈,病例类型覆盖广泛,从过敏性常见病、疑难病到罕见病均有涉及,包括慢性咳嗽、鼻炎、鼻窦炎、皮肤疾病、哮喘、特性皮炎、湿疹、Kounis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次病例大赛是一场智慧的碰撞与交融,为临床实践提供启示。


收藏 点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