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CTIT临床思维与诊疗规范,让更多肿瘤患者获益丨“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扬州站
1月22日,“基层肿瘤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之扬州专场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通过对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规范化诊疗管理的重要性和一例血小板减少病例分享,让更多的临床医生,掌握CTIT临床思维与诊疗规范,可以为CTIT患者进行更规范的诊疗,,减轻免疫化疗靶向的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让肿瘤患者从中获益。
会议邀请到苏北人民医院刘丽琴教授作为大会主席、扬州第三人民医院徐晓教授为大会主持,出席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了来自苏北人民医院、扬州第三人民医院等的医生参与,本次共16人参与本次学术活动。
刘丽琴教授介绍本次会议背景,她指出,在目前化疗,免疫,靶向等治疗时代下,CTIT的发现极大影响了肿瘤患者的治疗,如何更好的治疗CTIT已经成为临床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会议首先由殷婷专家对讲题精准医学时代背景下,CTIT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讲解,CTIT整体发生率超过15%,不同药物引起的CIT风险不同,其发生与化疗药物种类及肿瘤类型有关,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可增加出血风险、导致化疗剂量降低和治疗延迟,减少化疗相对剂量强度,患者生存率更差,CTIT的治疗目标为:降低血小板减少所导致的出血风险、提高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CTIT导致的剂量强度降低和因此对远期生存的不良影响
第二个讲题由吴银霞专家对CTIT病例进行了讲解,罗普司亭是第二代药物,治疗CIT应答率高达71%,79%的患者避免了化疗剂量减少或治疗延迟,89%避免了血小板输血,实体瘤患者接受罗普司亭治疗仅9天,罗普司亭应用过程中的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小,无中和抗体风险,极少发生血栓事件,病例中患者的疗效等到了肯定,患者从中得到更多的临床获益,患者顺利的开展进一步治疗。
最后,会议主席刘丽琴总结本次院级交流会议很有助于资源共享和知识传递,通过上下级医院的交流合作,可以更好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让患者得到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